2011-10-07

先找備胎再結束戀情的心態?

【 先找備胎再結束戀情的心態?】

鄧:

我們先從比較容易理解的層次來講,這種人多半,身邊這個伴侶,也沒有爛到那種程度.就是她/他覺得還可以用,比一個人好,這時候她/他就不會跟他/她先分手進入真空狀態,再重新開始...不會.其實他心裡很清楚--追根究底他很清楚,有你雖然不滿意,但我一個人更慘,他其實是知道的.

如果你很害怕一個人,你覺得孤單比跟爛伴侶還要糟的話,我想送一句話給大家「在你有伴侶的時候,你騎著驢的時候去找的馬,通常這個馬也會有一點問題,因為好的馬不會看驢子上的人,好的馬不會把自己交給騎在驢子上的人,因為騎在驢子上就不是很尊貴.」歸根究柢,你自己要像馬一樣的跑,你才能匹配好馬.


網友Cindy You(來自于美人網站):
當妳定義妳正騎著的是驢,或是妳看上的是驢...
你就不該跟對方在一起。

我不知道為什麼人都要去用條件列去評分每個人的價值
當妳覺得妳騎著驢,你就該放手讓他去找會把他當馬的人
妳何苦覺得妳在騎驢還要委屈自己騎他。

當妳覺得妳騎到的是馬,他就是馬了啊。
因為有時候,是妳讓他變成驢的....
或有時候妳的智慧已經讓妳看穿他不是馬是驢
就不要讓自己陷入那種回圈。

讓自己跟好馬在一起吧~

http://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96049C67038B17BB
I20110830 非關命運:男女難逃野花撲鼻香?

真心話怎麼說?from 鄧醫師

夫妻對彼此坦承是好事,但要清楚區隔「真話」和「會傷人的話」,當真話越了界變成傷害對方的話時,就不能定義為真話,而是傷害別人的話。坦承與否一定要和傷害一起考量。

可是我要先說明,假如今天你有外遇,卻認為把真相告訴伴侶會傷害對方,所以選擇說謊,這就不對了。

很多男人認為:「我不告訴太太昨天的一夜情,是在保護她。」其實這是男人的自欺。因為你做了壞事,傷害已經造成。無論這件事情會不會被揭露、無論你講不講真話,都會傷害到伴侶。

有的先生則會跟太太坦承:「你知道嗎,你真的很不會搭配衣服耶!」在他沒有講出這句話之前,太太每天都高高興興的照了鏡子就出門了,可是他偏偏要講這句話,這個坦承並沒有什麼用處。很多人說:「我喜歡說真話,我不喜歡夫妻之間不坦承。」可是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內心有一股攻擊對方的怨意。例如,有位妻子一直覺得先生不夠疼她、不夠替她著想。有一天她和先生一起參加應酬後,回家跟先生說:「你有沒有發現那一桌的男生你最矮?那一桌的男同事都好高喔!」請問,她坦承這件事要做什麼?夫妻之間坦承是好事嗎?真話該講到幾分?如果太太講這句真話只是拿來傷害先生,不會因為她講了,先生就有辦法變高;太太可能覺得先生不夠愛她,她只是心生怨恨,所以找機會去戳他。

新聞挖挖哇:恐怖的婚姻(3/6) 20110905

鄭大哥:夫妻之間也要是一個平衡的愛嗎?

鄧醫師:這就是夫妻的對應.套句美人姐常講的話,有的人你要讓他覺得他贏,他就離不開你.有的人你讓他覺得他贏了,事實上是你贏喔.對不對?有的人的個性(就是這樣子的)...可是有的人你讓他覺得他贏了,他就往別的地方看,因為他覺得你沒意思了.所以這一定要對應到這個人的性格.

我覺得這位太太啦,她能夠--不要說玩弄--駕馭那麼多男性的感情,玩弄在鼓掌之間或是駕馭感情,可是她還是好像一直追求刺激,或追求新的對象.然後老公給她這麼多,她可以擁有這麼多,她還是不會滿足.所以她自己裡面應該有某一種空缺.那她那種空缺讓她不會接受人家給她的,就是你給她東西,她把你擺在一邊,然後她就開始看別的,有很多人是這樣.

于美人:然後就開始把你給的給別人...

http://www.youtube.com/watch?v=4mydmk0GIkc&list=PLC5C978D7DE96057D&index=3

潛意識跟另一半吵過往事情的原因是...

鄧惠文:

婚姻是牽手要往前看,不是兩個人牽了手來清算.兩個人牽手婚姻往前走的時候,前面真的驚濤駭浪、荊棘滿地.所以,每一次遇到前面有一個困難的時候,那個不夠成熟、不夠有定力的人就會喜歡轉頭看以前,然後就不用看前面.

例如說,今天我們有一個婚姻,可是前面意見分歧,比方說原來嫁給你都要照你家的,然後我個人都不能發展,統統都要每天替你做那麼多家事,然後不高興爭執,就是前面有一個石頭嘛!然後就跨不過去,跨不過去的時候才會回頭看.因為你不想看前面,那個石頭很難跨,你就會回頭開始說:「你以前有幾個女朋友」、「你的領帶(有哪些是前女友送的)啊」、「你為什麼都已經結婚20年還在戴這一條領帶,那一條根本不適合你的年紀」...等等.那,那個時候是夫妻共同的把注意力往後轉,看後面比較容易,因為(講過去發生的事情)那其實(對將要發生的事情)沒有殺傷力.我跟你吵以前的女朋友,我也知道她嫁人、房子住很大間、過的很幸福(跟你現在沒有關聯),所以我特別愛跟你吵那個.

可是我如果真的要跟你吵眼前(你我之間)的問題,你明天還會愛我嗎?那很恐怖...所以這時候(潛意識中)就往後轉啦!

(以上內容來自 A20110905 新聞挖挖哇)

失戀的療程- 鄧惠文醫師

失戀如何循序漸進的療傷?



美人姐說的那個是傷痛的期,就是說從你否認、震驚到憤怒,然後到慢慢接受,到悲痛、憂傷.那我們要講療癒的這個過程,療癒也要經過一些相對的過程.



1)沉澱與淨空:



這個過程,你要的就是乾淨,你千萬不要在這個過程去攪很多很多的東西,例如這個時候你不需要太多的意見,尤其是餿主意,然後你也不需要在這個時候需要太多的大師告訴你這個不對那個不對,因為你通通都聽不懂,你只會斷了以後再去找這個大師的緣而已.然後在這個階段不要再跟那個對象再牽扯不清,你就是要放空、乾淨.



那乾淨,這是一個排空→沉澱→清理,然後等到你開始空一段時間,你就要進行辨識.



2)辨識傷痕:



辨識你的傷痕,可是不是叫大家辨識期什麼都不做喔!你還是要上班、工作、吃飯、運動,把自己的狀況調整好,那這是一個同步的,等到你辨識之後再來你就要進行改變,改變的時候你就需要接受很多新的意見,你要打開你的五官、感覺、靈感.這時候你要告訴自己一件事,只要是你認為可以嘗試的,你都要試試看,你不要怕改變.在改變期的時候,你就要開始去檢視,自己在各個角色的責任上,你是不是在過去一段時間有疏忽的地方.我覺得這非常重要,你開始把角色拿回來的時候,你會覺得自己有力量.



3)整合期:



那到最後一個階段,整合期的時候,我們要達成一個目標,就是你能夠感覺這個事情當初會變成這樣,有它的時空必要性,並不是我當初認錯人、做錯事或是我怎麼樣.那是一個時空交織,你那時候就是換了誰都會這樣吧!你能達到那個自我接納的境界,你很多的怨都會打開都會放下.



那如果大家有照這樣的過程,你會發現你的生活,該做的事還是有做,你也沒有把所有的關係都斷掉,你也沒有變成讓父母怨恨的、自私的小孩,那你有這些資源的時候,下一個輪轉你才有力量.

I20110921 非關命運:聽某嘴真的大富貴?

【男人不聽老婆建議的真正原因】

于:那我想問一下鄧醫師,男人有時候不採納女人的意見,真的是因為老婆的建議不可取,還是他有其他的因素.

鄧醫師:據說喔,男人如果有十件事情不聽女人的事情,只有一件他是真的很確定你的想法不可取,其他九件都是情緒性的.

包括哪些呢?第一,你講話的方式,讓他沒有男性的尊嚴.所以他一定要維持住自己的尊嚴.然後即使他在外面不管怎麼隱瞞,怎麼借錢,怎麼掩飾,他也要讓你覺得他是對的,因為他輸不起這個臉,因為你會念他一輩子.

你會念他一輩子,(笑)像樹的事或什麼事,可能小孩子都大了,你都當阿媽了,你還在念這件事,所以男人常常就會很怕.

那第二個事情是,當太太在講一些意見的時候,先生覺得你們不是一起決定的,也就是說男人很希望,就算你(當)太太的要給意見,弄到後來要感覺好像你是輔佐的宰相,但他才是皇帝,所以你可以把消息慢慢的一點點的灌到他的腦袋.請他下一步走到這裡,(再)下一步走到這裡,三步像跳棋一樣,最後跳到你要的洞裡.

可是你絕對不可以跟他說,這是我要去的地方,你就跟著來.所以這個溝通的過程,有時候跟性別角色的關係,會讓太太即使是對的事情,老公也抗拒.


【當夫妻各持己見,該怎麼有效溝通】

真正(有良好)運作起來的夫妻,不會有什麼事是誰的意見,應該都是兩個人的共同決定,所以就沒有說當初聽誰聽誰...如果真正最後會爭執,大部份都是有一個人最後承受不了那個失敗,所以會想推得一乾二淨.


http://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E4F21C76ABE84192
I20110921 非關命運:聽某嘴真的大富貴?

I20110928 非關命運:單身無罪!但渴望有人陪?

【為何單身越久,越難展開新關係】

鄧:其實人跟人要一起生活還蠻累的.

那單身的時候,通常會讓人進入一種假象--就是我沒有干擾,一切的事情都是我自己決定,速率就是決定在我自己身上,所以這個運作久了之後,那個會像是很久沒有開車,你突然要去一個地方開車,你還會有點怕怕的,即便你有駕照或什麼.然後你會覺得如果有人在你的車上,你是不是要顧到他.然後你自己不能隨意的闖紅燈,煞車,是那種感覺.所以我聽到很多單身久的人,也許聽起來有不錯的對象,可是他馬上就會想說...欸,他會想的很遠,他不是想說去見個面而已,他會想說,那如果萬一交往起來的話,那這樣子他如果要來我家,我這一些通通都要收拾,或者說那我床就不是一個人躺,或那我床不是一個人躺,他就已經想太遠.

于:他已經想到第30集的劇本了.

鄧:對

于:所以他就決定這一齣戲不要開拍.

鄧:他就覺得很麻煩,成本太高.可是另外又想說,但是大概也不會演到30集吧,因為我已經單身這麼久了,應該我也是不太行.所以可能相親或介紹之後就會失敗,那我和必要這樣糟蹋自己,所以算了,然後等一下泡麵又買一碗了.

【堅持單身,是逞強還是有創傷】

于:那她(堅持單身的人)把自己鍛鍊成(這麼獨立)這樣是為什麼?

鄧:我在想說,一定有一個很堅持的東西,然後在一般的感情關係,或一般人交往的機會當中,斯容覺得那個東西是沒有辦法被...

于:取代?

鄧:沒有辦法有共鳴的.

通常會堅持單身,會把自己的單個靈魂弄得很完整跟強壯的人,一定有過一些經歷.

我知道的一種典型的例子就是,他曾經對感情有過一些想像,可是在後來自我探索的過程中發現如果他要跟另外一個人結合的話,要挑戰跟要改變自己的某一個東西,那個東西可能是例如說自主性,或者是說他覺得每一個跟他談戀愛的人,都會看到他的脆弱與依賴.

可是只要被看到脆弱跟依賴,他自己會很討厭自己,因為他不想要把決定權交到別人手上,所以這是根本性的矛盾.

這種人,很強悍的人會談戀愛,就是希望對方看到自己的軟弱.可是他又覺得如果有軟弱就不是我,這就是那個很強大的靈魂的意思.因為每一個靈魂都有陰暗面跟光明面,所以如果你鍛鍊某一面,通常另外一面一定有被藏起來的東西,可是那一面衝突性愈大的話,你就不要另外一個伴侶,因為你不希望他來揭發那一面.

http://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17145D39F78601BF
I20110928 非關命運:單身無罪!但渴望有人陪?

鄧惠文醫師17歲之「非常關係」

老在電視為世間男男女女分析戀愛狀態的鄧惠文醫師,最近幾年職業多了一項:作家。在電視節目,她用穩定的聲音與姿態讓因愛受苦的男女們看見一絲曙光;在書裡,則用文字敘說著一則又一則適合一個人靜靜體會的故事。她提醒所有人,不管男女、不管自己或他人,關於「愛」,我們還有好多事要學。17歲之非常關係,鄧醫師說,很多事不用急慢慢來,另外,請用腦袋先想想……。很多同學想知道但學校裡或許沒教的事,這一期,我們幫你問~



大人都可以邊工作邊談戀愛,大人總說我們才高中不能談戀愛?請問醫師對高中就開始談戀愛,有什麼看法與建議?

鄧醫師:戀愛來了你也躲不掉,沒有來你也別急著找,因為談戀愛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為什麼跟學妹在一起就是談戀愛,跟老師在一起就是犯罪?我都已經長這麼大,為什麼我不能選擇我要在一起的對象?

鄧醫師:不是說你犯罪,而是你的老師犯罪。在你覺得自己已經長大的在這個年輕階段,可能沒意識到自己擁有許多人覬覦的特質,比如真心、尚未被人世污染過的執著,那些都是在你們身體、心靈裡的巨大珍寶。

當你們擁有這麼好的特質,卻還這麼年輕、天真,所謂的「構成犯罪」,就是在規範有些人不珍惜、不真心對待你,甚至利用你或利用自己是老師的權利,以成績、認同感……等,讓你付出很大的代價。

我並不認為所有師生戀都是錯的,或許你夠聰明,可是你的同學沒那麼聰明,他們會付出太大的代價,所以社會、法律只好統一規範老師不准欺負你們。如果你是個特例,只好請你為那些比較無知、會被傷愛的同學忍耐一下,等你年紀再大一點吧。

我的男(女)朋友很喜歡喜歡和大家搞曖昧,我不喜歡但又不想被說成小心眼,怎麼辦?

鄧醫師:你是個好人,你會得到真愛的。喜歡搞曖昧的人,最後會把自己弄得很複雜。
你做對的事,一定會有人相反,這是人一輩子都會遇到的問題。那我們可不可以容許別人用自己的方式生活呢?我給大家的建議是,如果對方麼讓你擔憂,你可以去瞭解,「為何搞曖昧對他來說這麼快樂?」你不需要搞曖昧就可以快樂,是因為你擁有哪些快樂的能力呢?或許你可以將這能力教給對方,或是分給他。

如果,無論如何對方都一定要曖昧才能快樂,那麼,你要問自己「一輩子都跟這樣的人在一起,有必要嗎?」這就是讓你思考:「人與人之間沒有『對錯』,只有『對應』的問題」,這也是你一輩子都要想的事。

我們班上有好多小圈圈,但我卻打不進任何一個,該如何改善呢?

鄧醫師:大部分的人打不進小圈圈,是因為「興趣不同」,少部分人是「人際關係的技巧不夠」。
很多思考發展得很深沉的人,年少時代都是孤獨的。你若在這個階段打不進同學的圈圈,可能是你沒那麼熟悉他們感興趣的事,表示你感興趣的跟大家不大一樣,如果你有興趣的東西就是比較冷門的,你又真的很不屑大家聊的話題和玩法,可能就要試著接受「為了認同自我,就必須承受某種程度的孤獨」;當你接納自我之後,我就要問你:享受自己的興趣這麼快樂,而別人在享受他的興趣也是同等的快樂,對吧?那你能不能也去欣賞別人的膚淺興趣和玩法呢?去試試除了你贊同的事情之外,也會有不錯的事,或許你會讓人家知道你是很包容的。

如果你的人際關係技巧不夠,幾個原則可以送給你:你要「主動,但不要白目」,你可以想辦法參與,表明自己也喜歡某某活動,問「要怎樣才可以參加?」或是「問要怎樣才可以一起?」如果不是太有敵意的圈子,通常你表達誠意,你又不是太惹人討厭,應該不會有人拒絕,你可以試試看。

可是,如果你不管到哪都有人拒絕你,我覺得,你不妨問問比較溫和的人:「我跟其他人有什麼不一樣?」你再去思考,你要做自己,還是稍微同流合污一點。這個「不一樣」不見得是缺點,可能是你成績太好、長得太可愛、老師太疼你……,總而言之,這是一個摸索自己的過程。

如果你真的努力過了,依然什麼圈子都打不進去,那我建議你不坊趁現在好好儲備自己,等下個階段進入大學,從頭開始注意這件事情,因為那時候大家也都更成熟了。


*鄧惠文-精神科醫師、心理治療師/台北醫學院醫學系學士、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所碩士/台大醫院精神部總醫師、萬芳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講師。

現職:台安醫院精神科兼任主治醫師∕《美麗佳人》雜誌專欄作家。專職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療、婚姻∕伴侶治療,以及療癒寫作。探索人際思維的拆解與重構,講授情緒潛能開發、個體化探索、兩性與家庭關係、性別與醫療等課程。

I20111004 非關命運:女人三十就非婚不可嗎?

【表達真實情緒才能淬煉真感情】

鄧醫師:

其實剛才本渝講的是所以年輕女生都有的問題,一開始自己不知道自己在感覺什麼,很多年輕的人只知道自己不高興,可是講不出來在不高興什麼.

有時候會被對方的一些理由唬住,你知道嗎?比方他同時交往別的女生,妳就是很生氣、心情很不好、吃不下、睡不著.可是妳如果跟對方說:「(因為你同時交往別的女生)我覺得心情很不好.」對方就說:「妳為什麼要心情不好?我們又沒有要定下來,妳才幾歲?我才幾歲?那妳也可以見別人啊!」

妳就覺得被他堵住,嘴巴好像被塞魯蛋一樣,妳就有點懷疑說那我可能是月經要來了,心情不好吧!妳會自己以為是自己的問題.要到了差不多...(笑)我想30歲可能要啦!妳才會知道--我沒有錯,是你這樣做,是人都會不高興.這要到一個年齡才有辦法分辨...

接下來還要經歷一個階段,那也不是年齡,而是你周圍必須有人讓你覺得,你表達不滿、表達生氣、甚至表達你的妒嫉、跟一種攻擊性之後,他還會在--就是你可以打擊你們的關係之後,你們可以衝突、可以意見不同,可是這個人不會棄你而去.

如果沒有這樣子經驗的女生,到了60歲也沒有辦法(得到對的感情?).

http://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103CAF388D4BC7C0
I20111004 非關命運:女人三十就非婚不可嗎?

夢有療癒效果

于美人(對醫師們說):
"所以托夢你們比較不相信, 可是壓力夢你相信了吧?"

鄧醫師(輕輕的說):
"沒有, 我通通相信. 托夢我也相信"

于美人: 真的呀? 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鄧: 就是我們看過這樣子的例子... 我覺得現在我們在講其實是兩條線的東西. 你說從科學上怎麼去解釋靈魂啊託夢啊預知啊, 那個本來就是走不通的嘛. 可是我是說, 對一個個案而言, 當它不管是因為自己的壓力或什麼, 結果
他做了一個夢, 這個夢巧合也好, 不巧合也好, 剛好符合到他這個家裡面需要用的方式, 就是說你看看這個...

于(明白了鄧的意思): 剛好給一個解釋

鄧(繼續): 假設姐姐要幫弟弟一樓換五樓, 其他的人不願意花那個錢, 這時候我有一個託夢多好用... 所以夢有它的功能, 所以這個時候...

鄭(也明白了鄧的意思): 你再不答應就回來託夢

鄧(笑): 對

所以我覺得在我們的經驗當中, 當個案他想要去思考一個夢的時候, 你跟他講說這沒有這無中生有, 其實就...其實浪費了很多治療他, 或讓他轉化的可能性, 因為很多人他一輩子被一個夢卡住.

我講一個例子, 有一個學生, 我們再做夢的練習的時候, 就是探索夢的練習的時候, 他告訴我他一直被一個夢困擾, 當然這是他的隱私, 所以我不講太多細節, 可是那是關於他覺得他參與了一個殺人案, 也就是說有屍體然後他有參與, 他說他多年都被這個夢困擾, 他一直是覺得這個夢在告訴他, 他有對不起他的家人什麼的地方, 當然這中間有一些連結, 包括死的人是誰, 發生的地點在哪裡, 所以他一直覺得這個夢一直在斥責. 可是你聽到這個夢的時候, 他找過很多的諮商老師幫他解這個夢, 大部分的人就跟他說, "夢是一個巧合,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你一直擔心你做得不好, 你就是逼自己太多了, 你要放開, 因為你長大你就有自己的生活, 你當然會離開你的父母啊." 這些都沒用, 他就是越不舒服. 所以我們真的進入那個夢的連結, 去幫他找的時候, 你會發現, 那裡面有一些不像是有罪惡感的地方. 例如他會告訴你說, 他有看到屍體, 然後他到處去找人, 到處去找人要來打開那個門, 可是所有人都不理他, 所以你要抓住這個地方告訴他說, 其實那個夢裡面的你, 是有那個心意. 所以這個夢代表的不是斥責, 而是你遇到什麼困難. 也就是你遇到取捨跟你能力的極限. 然後講講講最後其實這個夢對他的運用是說, 你現在能力還不夠, 你還沒有辦法去救屍體, 也就是說去救你的家庭責任, 包括父母親的債務或是什麼, 所以你現在如果再反向的被這個卡住, 你一直不往前走, 你永遠不會成大功立大業. 你再怎麼樣也沒有辦法憑自己, 所以這個夢是一直在告訴你不要怕, 你要往前走, 有一天你自己會有能力來開那個門. 他必須要這樣, 可是這個夢就轉化成鼓舞他很大力量, 好長一陣子當他在職場上遇到困難的時候, 他變成可以去用這個夢來增強他自己的力量. 可是以前這個夢是讓他在職場上裹足不前的, 所有要升遷要進修要幹麻要出國的機會他都不去.

鄭: 鄧醫師你說你也相信託夢

鄧: 我覺得從我看到的經驗裡面, 我覺得可以去解釋那個託夢那個整個民間的因緣跟痛苦, 但是我並不是說(加重語氣)我知道有某一種理論或靈魂會來託夢, 這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 可是他是有那種... 就好像有些人他家人過世以後,他要經過一些儀式對不對?

來賓: 對

鄧:你說那些儀式幾七幾七 ,然後幹麻拉就是喊名字,你說那個是有用還是沒用?靈魂有沒有跟著你走?

鄭:不知道

鄧:對.我們沒有辦法去解釋,可是在你的心目中,靈魂有跟著你走嗎?這個很重要.你如果沒有做那個儀式,你以後就覺得擲茭擲不準,問牌問不到.

于:其實那些什麼頭七二七三七,那個其實是安慰死者嗎?不是耶,我都覺得是安慰生者

=======

鄧:我自己分析夢幾年的經驗下來,我覺得那裡面真的有太多通往自己的秘密.

=======

鄭:鄧醫師為什麼我都沒有做過春夢

鄧:"有兩個啦... 我們做很多夢,夢是一種你自己的潛意識要跟你溝通的密碼系統.那這個密碼它有幾個原則,它要讓你仔細去想的話連的起來,例如如花代表什麼,林志玲代表什麼.可是它的語言不能強烈到挑戰你的道德良知或你給自己的容許舒服的程度,因為那樣就會打斷你的睡眠,你就會醒來.所以它一定要隱微到一定的程度,以便讓你繼續睡,不用怕到醒過來,也不會興奮到醒過來,但是你可以在夢裡面跟潛意識對話,去處理掉一些事情.

所以如果不做春夢,一種是可能你有做,可是因為你不想從性的語言去思考事情,所以你就不會記得,你那個門就不打開,你把它過濾掉,覺得這不夠乾淨我不要.

另外一種情況是說,你本身的密碼書裡面不需要用這個東西,因為你的經驗可能有很多其他更有效的溝通方式,例如你夢追殺,追啦,跑啦,可能就可以處理掉你個體成長的議題,你不需要用性來處理."

http://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30F9755FF6D8DEF8

被他人在背後放冷箭, 如何危機處理?

鄧醫師:

"人際上,人比較喜歡去聽負面的,因為人同此心,他會想你一定是洗刷自己,所以你一定講好的,那講壞的一定是比較正確,因為看不出來你們兩個有什麼過節.他為什麼要講你壞?一定他是對的.人就是有這種可怕的心理,比較相信壞話!

要讓對方知道對於這件事是有什麼感覺,並不是不知道或不在乎.如果什麼都沒表示,就會給人家感覺說你是不屑被傷到,這樣人家就愈想傷你,所以要讓人家知道你是肉做的,這一刀砍來是會流血的."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0DusDf8JVk&list=PL4884C865C8A5844C&index=1

為什麼離不開反覆使壞又求和的男友

鄧醫師:

不想讓人家對我們壞有兩種方法,一種是走開,可是這個比較難;另外一種比較簡單的方式就是說服自己相信他不壞,他是不得已的、他是有困難的,所以他並不是真的要對我壞、他並不是要騙我的錢、然後他也不是要打我、他也不是要找我麻煩、他也不是要背叛我.這一切的一切,他都是身不由己的,用這個來拒絕一個事實--就是拒絕我被人家不好的對待(的這個事實).

不是每個人都有辦法理解「別人對我們不好」跟「我們自己本身不好」是兩件事.可是大部份的人都會覺得如果我夠好,應該人見人愛、應該所有人都會對我好.所以如果有人要騙我或對我做不堪的事,一定是我有某種不夠好的地方.性格上如果沒有完全有自信,有一點點內在的焦慮,或是從小到大任何被愛的過程曾經有過缺憾的人,都會有這個奇怪的點.

那這種反覆使壞、說謊,接著又來求和,他就會去啟動到這一點.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容易讓人著迷的狀況,因為這個狀況跟所有的朋友講,朋友都會不知道你在撐什麼,那你慢慢就會覺得跟人家講沒有意思,於是最後只有你知道這段感情,你已經不再分享了,因為別人聽不下去,那聽不下去之後就會愈在裡頭.

I20111005 非關命運:詭異戀情 你怎麼談得下去?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0vhmp0W49A&list=PL5C39E2055D55C8F9&index=1

2011-10-03

九型人格 超快速測驗

《九型人格 超快速測驗》
【題目】
請選一個與你的性格最貼近的描述:
甲、 我的個性比較偏向理性的
乙、 我的個性比較容易情緒化的
丙、 我的個性通常比別人樂觀的

在團體中,你屬於哪一種人?




【人格解析】
第一型人(正確主義型, The Reformer)-堅持原則與理想的一群
內心經常出現的OS:「事情不應該這樣做;要是換成我來做,我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思考盲點:我絕對不能出錯。
行事作風:我應該用正確的方式去做事情。
人格死穴:憤怒─總是忍不住想批評。
心靈紅燈.:開始覺得自己有責任、而且比別人更有能力去修正事情。
生命課題:學習接受自己與別人的不完美。
第一型人是講秩序與原則的理想主義者。他們正直而有道德感,具有強烈的是非批判精神,總是積極的想改善他們認為不正確的事情。第一型人希望根據自己的理想來改變環境中他們覺得不夠好的事物,從家人折報紙的方式、或是社區中的大小事、甚至到國家政策或是世界議題,他們都非常有自己的見解與立場。他們深怕犯錯,做事要求組織化而且有條不紊。因為凡事要求正確無誤,讓他們對別人的表現很難感到滿意。第一型人對人事物有很高的標準,因此容易變得吹毛求疵、甚至是嚴苛的完美主義。當別人的表現不如他們的預期,他們會變得易怒而且沒有耐心。他們自以為知道事情應該怎麼做,自覺有責任去教育沒有學問的人,有使命去拯救誤入歧途的羔羊。

第二型人(服務型, The Helper)-充滿愛心的一群
內心經常出現的OS:「我真高興我們這樣親近,看看我為你做了多少事!」
思考盲點:我要做一個好人。
行事作風:我不重要,別人的困難要先解決。
人格死穴:驕傲─總覺得別人比較可憐。
心靈紅燈.:開始渴望成為大家的好朋友;深怕自己付出的不夠多,無法贏得別人的友情。
生命課題:學習放下好人的光環,承認自己也有需要。
第二型人是人群擁抱者。他們具有人溺己溺的精神,心地善良誠懇,態度友善大方,而且願意為別人犧牲。第二型人對於別人的需要相當敏感,甚至別人都還沒有開口要求,他們已經體貼地為對方打點好一切。然而,第二型人同時也是敏感的、想要討好別人的;他們喜歡「被需要」的感覺。不過,他們卻往往忽視、甚至壓抑自己的需要與感受。由於自己總是貼心地為別人著想,第二型人以為別人也會如此一般地為他們著想,一旦別人並沒有如第二型人預期中的「回報」時,第二型人常常會因為失望而對自己的付出感到不值,甚至覺得別人都是自私自利的小人。

第三型人(社交型, The Achiever)-追求專注雨表現的一群
內心經常出現的OS:「看看我,我真的很棒!」
思考盲點:我應該是最優秀的。
行事作風:成功才值得慶賀。
人格死穴:欺騙─總是忍不住想誇耀。
心靈紅燈.:開始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夠引起眾人的欽羨。
生命課題:學習接受自己實際的狀況,不做包裝或是修飾。
第三型人是形象的魔術師。他們希望給別人一個好印象,不管這個印象是否反映了真實的自己,只要有掌聲,就代表自己的表現有價值。第三型人常常是令母親驕傲的小孩,他們從小被灌輸的觀念是:「只要你願意,你可以完成任何事。」這對小孩是一種極佳的鼓勵,但是,同時也是一種詛咒,因為,他們從此便緊靠著這個理念長大。母親的讚賞,使第三型人覺得自己很重要;長大後,他們轉向從別人眼中追求讚賞。在所有的性格類型中,第三型人是最能夠感受到自己的優點、並且樂於表現出來以喚起別人的注意。而別人也常常被第三型人所吸引,因為,他們往往是團體中最具外表吸引力的漂亮人兒。眾人肯定的眼光讓第三型人感覺很愉快,因此,他們也會想辦法「配合演出」,竭力表現出別人心中的期待或是嚮往的模範做為回饋。


第四型人(多感型, The Individualist)-熱衷探究自我的一群
內心經常出現的OS:「大家都不瞭解我!」
思考盲點:我要找到自己。
行事作風:我就是和你們不一樣。
人格死穴:嫉妒─總是只看到別人有而自己沒有的一面。
心靈紅燈.:開始在內心營造一個「完美的假我」,用以取代真正的自己。
生命課題:學習珍惜自己所擁有的。
第四型人是「說故事冠軍」。他們富有極佳的創作力,浪漫又具有細膩的感受力。他們的自我意識超強、敏感而安靜、又帶點神秘的氣質。同時,他們也是忠於感覺、擁有個人特色、並相當情緒化的人。第四型人自認與眾不同,但是也自認擁有別人沒有的缺點與不足。所以,他們因為怕受傷害或是自覺不夠完美而與人保持距離。第四型人追求自己的獨特性,有一點輕蔑世俗生活的心態,不喜歡過著平凡的生活。他們通常有自我放縱是或自憐的傾向,期待有人能夠將他們從過去的痛苦中拯救出來。而人格發展比較健康的第四型人則是非常有創造力與充滿靈感的人,可以時時創新、重塑自我,並且能夠成功地將善變的情緒與波動的人生經驗,轉換成美麗動人的藝術作品。

第五型人(觀察型, The Investigator)-擅長思考推理的一群
內心經常出現的OS:「我要的不多,我只希望不要被打擾。」
思考盲點:我不需要任何人。
行事作風:懂的愈多,我愈安全。
人格死穴:貪婪─總覺得別人在瓜分自己的力量。
心靈紅燈.:開始不斷挖掘知識或是資訊,深怕自己失去立足的實力。
生命課題:學習與別人分享自己的一切,包括內心的感覺。
第五型人是天生的好奇寶寶。他們熱愛腦力開發、機警又具有洞察力。他們能夠專注研究複雜的概念或是技術,獨立追求創新的想法與事物。他們容易沈溺在自己有興趣的世界中,因此,在別人的眼裡,他們很容易成為不與人親近、古怪、喜歡事事質疑的人。第五型人是「嘲笑外在世界、但是內心裡極度焦慮的一群」,然而,一般人是不容易看出第五型人的情緒,因為,他們不輕易表現出內心的感覺。由於第五型人認為自己沒有足夠的能力保護自己,所以,他們向內退縮,並且,竭盡所能的想抓住任何可用的資源。在他們眼中,物質不是必要的、甚至是可以捨棄的;時間、精力與知識才是最重要的資源。第五型人認為自己擁有的已經很有限了,若是別人對他們有所期待或是要求,這會令他們感到壓力,害怕自己變得精疲力竭。所以,他們盡量不與別人產生情緒或是感情上的連結,如此,他們便不會受人打擾,可以獨立自主地專注在自己有興趣的領域中。

第六型人(矛盾型, The Loyalist)-友善可愛的一群
內心經常出現的OS:「是的…不過…你覺得呢?」
思考盲點:我一定要準備好。
行事作風:這一步先確定好,才能進行下一步。
人格死穴:恐懼─總覺得有問題會發生。
心靈紅燈.:開始向外界找尋支持或是依靠。
生命課題:學習相信自己有能力去解決問題。
第六型人是矛盾的混合體。杞人憂天的他們總是小心翼翼的生活;喜歡依附權威、但是每隔一段時間又會出現反權威的態度。第六型人害怕缺乏支持,造成他們對自己失去信心。遇到需要決策的事情,他們會一一詢問身旁的人,但是最終還是很難下決定。第六型人願意付出努力與承諾以換取安全感,他們是值得託付任務、努力工作、有責任感的人;但是,同時也是自我防禦性強、難以捉摸、而且容易焦慮不安的人。第六型人很容易反彈,從一個心理階段快速轉移到另一個心理階段,而這兩者通常互為兩極。第六型人常常也因為自己的反覆無常而感到困惑與挫折。他們可能這一刻表現得具有決斷力並且自我肯定,但是下一刻卻又猶豫不決並且膽小怯懦;他們可能這一會兒可愛而迷人,過一會兒卻變得暴躁任性。


第七型人(鬼才型, The Enthusiast)-愛玩又搞笑的一群
內心經常出現的OS:「我不想錯過任何有趣的事物!」
思考盲點:想要什麼就應該極力爭取。
行事作風:哪裡好玩就往哪裡去。
人格死穴:貪心─總覺得更好的會出現。
心靈紅燈.:開始認為應該還有更好的、更適合自己的選擇。
生命課題:學習分辨慾望與需要。
第七型人是「成人過動兒」。他們是-忙碌的高產能者,一有點子便想著要如何擴大並且完成它。多才多藝、樂觀主義、隨心所欲,第七型人愛玩樂、容易亢奮、卻也非常實際。但是,當性格趨向不健康時,他們則可能是過度的、鬆散的、缺乏自我控制力的。第七型人不斷在尋找新的刺激與經驗,只是,最後很容易半途而廢或是因此精疲力竭。他們可能什麼都會一點,但是什麼都不精通;他們最大的問題就是太看表面、容易衝動。只要是第七型人有興趣的事情,他便不會錯過。當他和你在咖啡館裡聊天時,他可能只有一隻耳朵在聽你說話,因為他會忍不住聽聽隔壁桌正在討論什麼話題。再看看網路上常有航空公司促銷機票的專案,加一點錢你可以多在某個城市停留。這種促銷方式對第七型人來說,簡直是天堂!因為大部分的第七型人都很喜歡旅行。


第八型人(指揮型, The Challenger)-勇敢又堅定的一群
內心經常出現的OS:「我相信我能做到!你最好不要惹到我。」
思考盲點:要玩就玩大的。
行事作風:只要堅持到底,別人終究會退讓。
人格死穴:慾望─貪婪是一件好事。
心靈紅燈.:開始想要控制生活中的一切人事物。
生命課題:學習做人群的保護者,而不是剝削者。
第八型人是天生的領袖,他們是野心勃勃、企圖重整環境的領導者。他們相當有自信、強硬、果斷、充滿遠見與行動力。第八型人喜歡鋤強扶弱,但是若有人強迫他們去行善,他們會抵死不從,因為,他們痛恨聽命於人。第八型人是九種人格當中最喜歡帶頭接受挑戰、並且持續努力超越自我的人。他們喜歡行使自己的力量去控制環境,像一位國王般建造屬於自己的「王國」,並全力捍衛子民。同時,他們會將自己的意志貫徹到周圍的每個人身上,好讓自己的理想得以實現。對第八型人來說,權力最重要,因為那代表他們有能力保護自己免於受到傷害。他們不見得會很有錢(雖然他們通常有點錢,因為錢能帶來獨立自主),也不見得一定都發展跨國大企業(不過,他們通常都很有做生意的頭腦),但是,在他們的領域裡(工作或是家庭),他們一定要是那個掌控一切的人。

第九型人(溫和型, The Peacemaker)-寬容又善良的一群
內心經常出現的OS:「你覺得好就好,我又能說什麼?」
思考盲點:保持現狀是最容易也是最安全的作法。
行事作風:以不變應萬變。
人格死穴:怠惰─總是想逃避麻煩。
心靈紅燈.:開始配合別人的需要。
生命課題:學習思考自己想要什麼,活出自己的人生。
第九型人是「永遠不沾鍋的好好先生」。他們是寬容、值得信賴、而且沈著穩定。他們似乎天生好脾氣、沒有意見、對別人都相當支持。第九型人常常為了保持平和而放棄自己的想法。他們不希望生活裡有衝突,雖然盡量減低不愉快,但是卻容易變得不願意正視問題。他們通常很被動、又固執。一般第九人雖然很樂意順應別人,但是,又希望自己的「主權完整」。在這樣的衝突下,他們有不為人知的「不爽」情緒,壓抑久了,總有一天會如火山爆發。問題是,當這種情況發生時,第九型人的性格發展可能已經逐漸走向不健康,他們會變得更退縮、更逃避現實。他們在心裡寄望「奇蹟」發生,幻想一切事情都將迎刃而解。但是,如果缺乏實際的努力,第九型人只會更被動、甚至活在自己想像中的「沒問題世界」裡。





Read more: 九型人格 超快速測驗 - 美人好站 - 于美人的部落格 http://www.yubeauty.com/article/index.php?aid=91#ixzz1ZjcQ65He

2011-09-06

[心靈成長系列]溝通習題

于: 我覺得這個是有一些進程, 因為有很多女生會覺得... 比如說剛開始我結婚的時候, 我先生一天到晚出差, 然後我覺得他為什麼都不打電話來, 每次都是我主動打電話給他, 後來那一關我就過了... 原因是我每次打電話給他的時候, [都用很兇的口吻罵類似]: "是怎樣啊, 你都不用打電話回家的嗎?" 好不容易找到他的時候, 我都是這樣講, 我(都口氣很衝的責問)說你為什麼從來不主動打電話.

其實... 我應該是... 我不會表達我自己, 其實每個人都要練習. 多少人內心其實是(想表達)我好想你, 你好嗎這樣子. 我(心裡想)要講的其實是這個, 其實我卻先用憤怒... 就是說我明明要給人家糖吃, 我在糖外面裹了辣椒.

鄭: 想要營造一個很快樂的事, 變成很痛苦

于:我就是... 我其實心裡是甜的, 嘴巴卻是辣的, 你懂意思嗎? 我們經常幹這樣的蠢事. 後來就覺得說, 我應該就是表達... 我就是真實的表達我的感覺--因為我真的想你(所以)我打給你--那你想不想我, 那就不是我能夠控制的事情. 所以我不要因為我不能控制的事情, 我一直去跟你那個...

鄭: 壓迫.

于: 對啊.

鄧:那是美人姐的先生基本上對於你端出糖來,他還是開心的,所以你應該還敢表達那是糖.可是很多太太,她們鼓起勇氣拿糖給對方的時候,(反而)被羞辱,所以她回來之後她才包辣椒的.她不是一開始就包辣椒,她是不確定那個糖會不會被人家丟回來,然後踩在地上-她覺得那個自尊...-我拿糖給你,你都丟回來,我是不是沒有尊嚴?如果我拿辣椒給你,你丟回來,我可以想說因為這是辣椒所以你丟回來,我自尊心不會那麼受傷.

來自新聞挖挖哇:恐怖的婚姻(3/6) 20110905

2011-07-16

當我言語舉止像隻刺蝟時, 我內心其實在淌血

If we react like a porcupine to our loved ones when we feel hurt, we need to let them know.
如果當我們內心受傷的時候的回應像隻刺蝟時, 我們必須讓對方知道在我們張牙舞爪的偽裝下, 其實我們的心理是受傷的.

Tell them: "When I'm behaving like a porcupine, I'm actually hurting inside."
告訴對方: 當我言語舉止像隻刺蝟時, 我內心其實在淌血.

2011-07-15

[書] 愛情不用這麼瞎



愛情之道,我們不必久病成良醫,不必經過地獄才能成為天使。
我談過的戀愛,不敢言多,但某些經驗也足以為訓。加上別人精采的故事、深刻的小說、好看的電影、優美的情詩、動人的情歌,還有科學的觀察。這些領悟,不保證能解開愛情的奧­秘,但希望能成為你愛情地圖上的路標,讓你在愛情路上不只是跟景點拍照留念,而能豐富又有深度。 ──郝廣才《愛情不用這麼瞎》

2011-07-11

[書]雙語兒童

書名: 7 Steps to Raising a Bilingual Child (如何養雙語兒童七步驟)
原文:http://www.parentbooksummaries.com/7-steps-to-raising-a-bilingual-child/

第一步驟 - 建立雙語基礎
Myth 1: Only really intelligent children can be bilingual.
迷思1: 只有非常聰明的孩童能學雙語.
Fact: Every child can learn multiple languages from birth.
真相: 所有孩童都能從出生時就開始學習多重語言

Myth 2: Bilingualism leads to confusion, causing children to mix languages and never become proficient in either.
迷思 2: 雙語會讓孩童搞混, 讓孩童學習多種語言會讓孩童無法在任何一個語言上流利.
Fact: It is normal for children to mix languages as they learn them.
真相: 在學習多於一種語言時, 孩童混合言語使用很正常.

Myth 3: If a child doesn’t speak English by the time she enters kindergarten, she will have trouble learning to read and have difficulty in school.
迷思 4: 如果孩童到幼稚園年紀時還不講英文, 他會在學校有學習困難.
Fact: A child’s brain adapts to her language environment, and a child can learn a language well beyond 5 years of age.
真相: 孩童的大腦會隨著環境適應不同語言環境, 再者, 過了五歲的孩童能是能夠學好語言.

Myth 4: Bilingualism leads to language delay.
迷思 4: 雙語會造成語言遲緩.
Fact: Children learning two languages sometimes start talking a little later, but no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bilingualism typically leads to anything more than a temporary language delay.
真相: 學習雙語的孩童有些會晚點講話, 但目前沒有研究顯示出雙語會帶來其它負面效果.

Myth 5: Parents must be fluent in more than one language before raising a bilingual child.
迷思 5: 要教育一個雙語孩童, 父母必須要有流利雙語.
Fact: Monolingual parents can raise a bilingual child.
真相: 單語父母也能教育一個雙語孩童.

Myth 6: Children absorb a language passively, like a sponge.
迷思6: 孩童學習語言是被動性的, 就像海綿吸收般.
Fact: A child’s brain is wired to learn different languages, but adequate language stimulation is a must. A poor language environment can lead to a child becoming a “passive” bilingual.
真相: 孩童的大腦能夠學習不同語言, 但必須要以語言適當刺激. 一個不足夠的語言學習環境會讓孩童走向被動式的學習.

Myth 7: The English language is losing ground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lsewhere.
迷思7: 英文已經逐漸不流行了
Fact: English is far from disappearing. In fact, the English language is expanding rapidly throughout the world.
真相: 全球學習英文的潮流還在增加中

2011-07-07

如何帶領幼兒準備睡覺

睡覺(熄燈)前15分鐘, 就要開始帶領小朋友準備睡覺.

1. 晚餐過後就要有一個routine, 讓小朋友有緩衝期, 有時間能夠轉換心境(從興奮到放鬆).

2. 熄燈前15分鐘, 開始提醒小朋友, "我們有15分鐘準備睡覺|要換上睡衣|刷牙..."等.

3. 如果以上都做了,小朋友還是很興奮,給小朋友睡前多一個選項:可以1)聽輕鬆的音樂或者2)念一本故事書

其他有幫助的小建議:
- 晚餐時間避免給小朋友甜食,或任何有咖啡因的食物.
- 如果睡前跟小朋友玩遊戲,選擇會幫助他們放鬆心境的遊戲,而非會讓他們興奮的遊戲.
- 如果小朋友睡覺時間越來越晚,可能必須要减短午睡時間,或取消午睡時間.
小朋友一上床之後,就必須要留在床裡.萬一需要的話,可以給小朋友一個小玩偶,讓注意力集中在小玩偶幫助睡眠.小朋友也可以抱著小玩偶睡.
- 半夜小朋友醒來的話,讓他們自己再自然放鬆,自然睡著.

How to Get Your Toddler to Go to Bed
Start getting your toddler to bed 15 minutes before lights out. Find out how to get your toddler to go to bed with expert tips from a licensed psychotherapist in this free video about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Read more: Toddler Parenting Tips: Video Series | eHow.com http://www.ehow.com/videos-on_8852_toddler-parenting-tips.html#ixzz1RRoPgv8Y

2011-04-19

Favorite quotes

"Just when the caterpillar thought the world was over, it became a butterfly." - Anonymous


"What's right isn't always popular; what's popular isn't always right." - Howard Cosell

This is my wish for you: Comfort on difficult days, smiles when sadness intrudes... rainbows to follow the clouds, laughter to kiss your lips, sunsets to warm your heart, hugs when spirits sag, beauty for your eyes to see, friendships to brighten your being, faith so that you can believe, confidence for when you are in doubt, courage to know yourself, patience to accept the truth, love to complete your life

- Anonymous

May the sun bring you new energy by day may the moon softly restore you by night, may the rain wash away your worries, may the breeze blow new strength into your being, may you walk gently through the world and know its beauty all the days of your life.

- Apache Blessing

2011-04-02

于美人分享的幸福秘方

內容來自于非關命運2011-04-01網站重整資料

「...這個秘方,這是我的上海朋友給我的養身秘方。秘方的成份是黃酒、冰糖、枸杞與黑棗。女生是喝釀造之後的酒( 每晚一小杯,),這種酒可以幫助女性氣血通順、 改善手腳冰冷問題、而且還可以讓氣色紅潤!

至於男生則是吃釀造之後的黑棗。主要的功能是……壯陽(←此乃重點!)。我的朋友說男人吃了這種黑棗之後,女人再怎麼予取予求、都絕對不會失敗!總之這是男人的聖品、女人的救星!

配方:黑棗600公克 (圓形棗、北棗)、碎冰糖100~200克、枸杞60克 (要洗過)、黃酒二瓶(公賣局的黃酒即可!

作法:
一、將黑棗(不可以用紅棗)及洗乾淨、晾乾的枸杞放入不鏽鋼內鍋或玻璃碗中,撒上碎冰糖。
二、在鍋內加入200cc黃酒後用保鮮膜封好去蒸。「封膜」是為了防止水蒸氣進入鍋中,讓黑棗吸太多水氣;倒200cc黃酒是防止鍋內太乾、黑棗會有焦味、冰糖也不易溶化)。
三、蒸一小時後取出放涼,置入瓶內,將剩下的1000cc黃酒加入,密封放陰涼處置放二週後兩週之後就可以喝了,如果不開封,就可以擺上一年。」


********************
(以下資料來自Wikipedia)
「较为著名的黄酒品种有:

绍兴酒
花雕酒(女儿红)
谢村黄酒
襄樊黄酒
即墨老酒
沉缸酒
福建老酒
封缸酒」

2011-03-06

回應:吃與愛【鄧惠文篇】-

回應:吃與愛【鄧惠文篇】- 非關命運一月十九日星期三的幕後花絮【吃與愛】。




我想鄧醫師講到的這個「愛跟吃」的觀念,最主要是想講大多數人藉由吃進而產生一種精神上感覺到愛的感受--西方社會上比較常提到這愛與吃的情況呢.舉個最常見的例子,好萊塢電影愛情電影裡頭會出現女主角或女主角週遭有人失戀後,女主角--或者一群姊妹淘就直接陪著失戀的女生,抱一桶哈跟達斯之類的冰淇淋,拿著一根湯匙「享受」;或者是挖出櫃子裡頭的巧克力「享用」.通常我們吃到好吃的東西時候,我們會有一種滿足的感覺,覺得「哇,好好吃,我好幸福喔可以吃到這麼美味的食物.」所以電影(或現實生活)裡頭,當一個人失戀了,或心情不好,就會抱著一桶冰淇淋(或自己喜歡的美食)享受,進而把注意力集中在「享受-我很滿足」的氛圍而非「我不滿足-對方不愛我了」.的確科學家發現食物--尤其是會產生糖份的食物像是糖跟澱粉(麵包等)類的食物)--會在大腦裡製造讓人感到「愉快」的化學效應.不過的確有少數人無法控制自己對於這種感覺的需求,所以進而發展成「進食障礙(eating disorder)」內的之一:狂食症.我想鄧醫師提到愛與吃之間關係的時候,是想要講大多數(能控制自己)的人,而非想要醜化那少數無法自我控制並需要幫忙的人.我覺得東方社會裡頭跟西方社會比起來,似乎比較少提到我們愛與食之間的連結.

2011-03-05

心靈成長系列:思考的修復必須靠自己



美人姐:「心理精神科醫師必須慢慢地去讓諮商者知道,沒有他們想像的那種奇蹟,修復必需靠自己。」
(內容來自于「美人好站」http://www.yubeauty.com/article/index.php?aid=337)

這裡面也講到幾個很重要的觀念,那就是1)人是主觀的;2)遇到牆,我們有些人就不願繼續再去探討牆後是什麼3)願意把牆敲破,必須要能夠接受過程會對自己「主觀」(原先的思考模式)是不舒服的

這個牆=引發我們痛苦或情緒波動的點、想法、或觀念.

男女之間系列:曖昧跟戀愛的差異

內容來自于非關命運2011-03-01

以下討論「曖昧跟戀愛的差異」和「當曖昧滋長茁壯該如何按奈期待」

節日:曖昧-不需要特別慶祝
   戀愛-一定要慶祝

承諾:曖昧-非固定交往;不需要承諾;更不用兌現
   戀愛-固定交往;應保持忠誠;並給予適當承諾

期待:曖昧-不會有期待對方的貼心或浪漫;會被視為意味的驚喜
   戀愛-期待體貼、浪漫、驚喜;如果沒有以上舉動會失落或氣憤

控制:曖昧-沒有約束、沒有爭吵、不需報備
   戀愛-互相牽制、疑神疑鬼、掌控行程

負擔:曖昧-零負擔
   戀愛-有義務

美人姐:「曖昧它一直長的時候...曖昧長大--它會長大(會越來越對對方有感覺有期待)--它一直長大的時候,(心裡)會不舒服.」

鄧醫師:「其實如果我們照這張表來看,曖昧它簡直是戀愛的完美板,因為右邊那個都是戀愛的缺點.我覺得曖昧它那種經濟實惠又唯美,而且它針對不同人的個性還有不同服務的地方.有些人他是很擅長在曖昧期去表現;例如說那種講一些人就是會甜到那個--嘴巴都已經笑到這裡(雙手食指比著臉頰)的那種話.有一種人非常擅長曖昧,他經營的那種氣氛,會讓熱衷此道的人可以一整天都飄飄然,一整天都好像飄在騰雲駕霧那種感覺,真的.」

(未完)

家居生活: Simple Tips For Staging Your Home

Staging tips from Sarah Cooper:

- Remember curb appeal. Your yard should be neat and inviting.
- Declutter, allowing buyers to imagine their own things in your space.
- Remove most family pictures but keep comforts of home.
- The kitchen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Clean and freshen. Clear counter tops.
- The master bedroom should feel like a retreat. (No dirty laundry - eek!)
- Show off your storage. Pack unused things to make closets seem huge!
- A clean bathroom is a must.
- Add flowers and welcoming scents throughout the house. Feels like home!

2011-02-27

相親系列:專家分析【相親Know-how大公開】

2011021主要四個話題:

1. 自身穿著反應意中人的形象

2. 相親如何留下好印象?話題從此時此地出發

3. 沒興趣也要是好,勿在第一眼放棄?

4. 相親忌問什麼問題?



狀況:【素人來賓示範相親狀況】
素人一(尚霖):平時穿著打扮樸素,相親時一身全棕色皮衣褲勁裝打扮.
雙方坐下來看看著手中的資訊,問對方身高多少等問題.

======================

于:「一坐下來問人家幾公分,身高多少...」
來賓:「對啊,其實都不要問的」

【以下此段討論:自身穿著反應=意中人的形象?】
于:「鄧醫師呢?」
鄧:「我覺得剛剛看,真的是看傻了.就是好像看到那種問案的現場.不過我對尚霖的打扮,我有不一樣的看法.我覺得他今天為了相親的場合特別挑這樣的衣服,跟他平常不一樣.我覺得這裡面呈現的是他想要的女孩子.也就是說,尚霖基本上認為,他想要看到,透過相親想要找到的女孩子,應該是要滿時尚的,或者是說滿好看的女孩子.所以他就在自己身上,潛意識就表現的出來說,他要找一個比較炫,或者他自己覺得比較入時的這樣一個方式.他不會去穿那個西裝領帶,因為他不希望對方是一個很無聊的女孩子.所以他想要的應該是滿有個性這樣子的女生.」

鄧:「那Jessica來講的話,這個就是一般來講,我們都會覺得是很好看的女生,而且是很入時的裝扮嘛.所以可以Jessica她想要找的男生,就應該會是對於場合對於人際上面,有能力做精準的判斷,就是社交能力比較好,或者比較知道事故.甚至社經階層比較不錯的,就是有社會經驗的男人啦.」

鄧:「那兩人第一眼碰到的時候,就要去解讀,對方身上打扮的那個樣子,那個穿的樣子,一般我們都會誤解是代表他的個性--其實不見得.最準的是那就是代表他想要看到你的樣子.」

于:「喔~所以你每次出去都穿的很普通,(那就代表)你想要看到很真實的...」
來賓:「對,我想要普通的女孩子.對,真的.」

鄧:「我舉個例子,假若我今天去相親,然後我本來只看照片,可能模模糊糊不知道,反正我也很缺人啊-反正我就去相了,然後一去就碰到為民好不好,我可能打扮很入時,假若我穿著套裝,然後帶著珍珠項鍊等等,結果我遠遠瞥見下車那個拿著玫瑰花的是為民這樣子,趕快去廁所珍珠項鍊拿掉,夾克拉鍊打開,頭髮放下來,抓一抓,妝擦掉一點弄輕鬆一點,因為他的樣子--就是他想看到我的樣子.」

于:「啊~這樣我就有比較會成功.」
來賓:「有道理耶」

鄧:「那假如我穿的很輕鬆,然後我看到尚霖這樣子的話,我最好能做一點解釋說我今天為什麼這麼樸素,這麼不顯眼,其實是因為我平常之前--活動比較多啊,那覺得最近皮膚正好在休息這樣子,那希望你不會介意.因為我還是很誠懇的要來跟你見面,只是因為今天的時間的安排...就是你要(依據對方的打扮)做調整.」

鄧:「然後接下來開始談話的時候,大家都會很緊張嘛,所以就會問人家身高多少,或好像問以前...其實我給大家一個相親的一個簡單的模式,你們不要去談那裡跟那時的事,要談這裡跟這時的事.」

鄧:「我記得有一位常相親的朋友跟我講,他說你有沒有讓對方留下好感的能力是很重要的.因為你可以讓人家對你有好感,但你自己喜不喜歡事後再說.你不要說我就是沒有能力討好我不喜歡的人,這樣你能選擇的就只有你喜歡的人嘛.最後你總是要留下最多最多的東西...我如果分析一下剛才三組的談話,當然大家都會覺得最後一組的氣氛最好,只是大家不知道怎麼做到.好,那這不是說,天生會不會講話,其實它有原則的.我們在見面的時候,一開始我剛剛說了一個原則--你不要去談那時跟那裡的事情.不要說那你是在哪裡高就--因為,對不起,現在不是在上班.然後你要講此刻此時...什麼叫此刻此時?例如...ㄟ你今天從哪裡過來的,路上班方便不方便,會不會很塞...例如說那你剛剛是怎麼來的,類似這樣的事情.那對方如果說他是坐公車或坐捷運,那你可以說那我是坐什麼來的.接下來你就可以問一下說,那這個時間你是從公司來嗎?公司在哪裡啊?是什麼樣的公司...自然就會講出那是什麼公司,就沒有人在問說你在哪裡高就的...應該要這樣帶出來.然後帶出來之後,可能就會講一下說...一定要開始去誇讚本人,就像剛剛為民所做的那樣子,有一點獨特.例如說你可以看到照片跟看到本人,或是介紹人的形容,來跟他(她)做對照,可是你一定要把他(她)講的更好.你不可以說,你那張照片看起來我以為你很文靜,不過看起來你好像沒有那麼文靜.那對方也會搞不懂說這是讚美還是一種失望.你一定要說,我看到你的照片的時候,非常期待能夠跟你見面,今天真高興我們坐在這裡.那就意思就是說他沒有失望,或者說是更好.總而言之一樣或更好.接下來你就可以從現在這個事情開始來聊一下說,那我們現在是要吃東西還是要幹麻--一定要從當場(時)的事情.然後開始再聊說你喜歡吃什麼嗎?講一點...那對方說我打算就吃個炒麵就好了,我吃的不太多.然後你就可以開始帶(領主題)一點說,ㄟ真的喔,那跟我哥哥一樣,或者跟我妹妹一樣.(此時對方可能會說)ㄟ你有妹妹喔,然後開始再談說對啊那你呢,然後他開始講,比方說我是老大.(此時你就可以做回應)老大是不是通常都很有責任感...從這邊開始去了解你所謂的個性.可是你如果不是從現在的事情去談,對方可能已經演練好一個演講稿,就問你出身背景寫自傳,我吾十有五志於學,那我二十歲時在幹麻...那個都是背好的.」

于:「可是她(鄧)這樣談完,也知道你公司在哪裡,做什麼行業,你家庭背景,你個人喜歡吃什麼,也都問出來了啊...總比剛剛問那個好吧...(隨之坐下)(聽起來像是審問犯人的口吻)家裡多少人,哥哥姐姐都結婚了嘛」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q_k2C1D9JY&feature

男女之間系列:遠距離戀愛要成功,條件有三高三低

鄧醫師:「什麼人比較適合遠距離戀愛,其實我們可以這樣想喔--他要有三個高三個低.第一個你的安全感要很高,你不會說看不到對方,你就覺得很擔心,或者說掌控不到對方的行蹤,你就會很擔心.基本上我們講視訊或適用什麼線上聊天在聯絡的時候,有一個問題,因為其實他會有一點點的時差,就是那個時間的差距.那對於很敏感的人--他想要盯著對方的臉去察言觀色(來感受或)覺得你有沒有很愛我的人,這常是一個障礙.所以你會看到情侶啊,明明講話是OK的,可是透過長途電話或長途視訊,如果他的網路差一點,或是對方在的國家比較落後一點的時候,會為著這個莫名其妙的就吵起架來,可是不知道在吵什麼.如果大家有網路戀愛情經驗可能都有(這樣的經驗).就覺得對方好像那個積極度不是很高,尤其很多女孩子為這種事情生氣.

然後第二個是你必須想像力夠高.想像力的意思是很多人,他一開始就是網路交往網路戀愛,然後才變成真的男女朋友--不是說兩個人(先)在一起很久,最後有事情有工作才分開的--像那樣子的人,通常他就想像力很高.如果今天妳的男朋友在網物上跟你說『寶貝,抱抱喔,親親喔,我抱著你睡喔.』--對不起,以我們這種年齡的人,我們是感受不到任何人抱著我們睡,床還是冷的.但是有些人他的想像力很豐富,會豐富到送過來一個親親,然後翅膀這樣飛,他就覺得全身都有感覺.所以這是想像力的問題.

那還有第三個是穩定度要高.就是剛才大家講的,交往到一個程度,而且你的個性要穩定.基本上你可以一件事情擺在那裡不動它,可是又銜接上的時候你還可以記得說上一次我們講話上一次我們見面是什麼樣的感覺,你銜接的上.可是不穩定的人在中間,他的記憶被其他擾亂的時候,他就接不回來了.

三個低:第一個掌控慾要低,如果這一個人很遠的話...有的人喜歡看情人像傀儡一樣,被你操縱在手指的線當中,那(談遠距離戀愛的時候)你就是弄不到他.比方說你可以盯著你的女朋友說『我希望你現在怎樣啊,現在可以學狗較啊,現在可以幹嘛啊,現在可以幫我怎麼樣.』可是如果你掌控遇很高的話,(遠距離戀愛)無法幫你滿足(你感受到)對方為了你團團轉的感覺.第二個是誘惑度要低.你基本上條件也不要太好,如果你周圍的誘惑非常多的話,遠距離戀愛就很薄弱.」

美人姐:(補充)「因為別人就趁隙而入,對不對.你萬一一個感冒咳嗽--剛好需要一個伴嘛.」

來賓:(加)「如果有人送雞湯來...(那對遠距離感情是很)要命的.」

鄧醫師:「講到送雞湯,這就是我要說的最後一個低.你的依賴度要低--你不能生病看醫生一定要有人陪著去掛號.然後出來的時候(希望能對對方講像是)『BABY好痛喔.你安慰我吧.我好緊張喔,等一下我要做一個檢查.』(等的話.)你的依賴度,還有你要人家接接送送,然後過節的時候你又不能自己一個人吃飯,你又一定要有人陪.這些都是要低.所以以上有六個條件--(聽完後)大家(可以檢視自己是否)適合遠距離戀愛嗎?」

Food for thoughts. : )
內容來自非關命運:戀愛最完美的距離? 2011-02-17

2011-02-26

男女之間系列:其實我們眷戀的不是那個人,而是那個感受.

非關命運:那男人為何讓我眷戀不已? 2010-07-14


曾經有個人告訴我,她對她已經分手多年的戀人還有感覺.

看過了這集的非關命運之後,我也希望她也能看到這一集:

「其實我們眷戀的不是那個人,而是那個感受.」

男女之間系列:如何看穿他其實沒那麼喜歡妳?

美人姐:「其實如果妳愛情經驗豐富的話,妳真的知道被深深的愛過是什麼感覺,就不會去搞不清楚狀況.最怕的是妳剛剛談戀愛,真的是搞不清楚狀況的時候,就以為...(對方是喜歡自己的).」

美人姐:「(但是人的一生中,就算妳有被深深的愛過,還是有可能會遇到明明知道對方不愛妳卻不能自己的情況)...以過去的經驗都知道這個是不可能繼續下去,可是妳會(深陷)在裡面沒有辦法,可是妳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力量.(只要)妳願意醒,就沒有人可以攔著妳.」

鄧醫師:(分析為何女生總是看不清愛情的真相)「可是美人姐,我覺得很有趣的是剛剛妳不是問說,如果那個人很在意錢或者說很小氣,那這也許只是他在意錢--不代表他不愛我--可是我覺得這就是盲點.就是說他就是--像很多女生就會想說他的個性本來就是很重義氣,他的個性就是一定要在外面玩,所以會讓我很痛苦.我有時候都覺得,他沒有辦法像妳要的那樣愛妳,(那)就是(他)沒有能力愛妳,跟他不愛妳不是一樣嗎?結論就是妳沒有得到妳要的愛.可是女生都會說服自己說『他不是不愛我,他對所有女生都是這樣,所以我就應該要忍受.』我覺得這個(想法)就不對了--妳幹麻忍受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呢?」

來賓:(心有戚戚焉)「而且覺得說,他總有一天會被我感動,會改變.」

鄧醫師:(點頭)「這個就是一個盲點.」

Food for thought. : )

內容來自非關命運:如何看穿他其實沒那麼喜歡妳? 2010-07-26

男女之間系列:鄧醫師分析【擺脫不了暴力陰影的愛情觀】

鄧醫師:「女生會去著迷那個--例如說他有時候對妳很壞,然後有時候會打妳.那個就把妳的恐慌感弄得很強妳會覺得很糟很可怕,所以當他恢復正常的時候,妳會把那一個正常的狀態看成一種狂喜的狀態.所以很多這樣的男人到後來,事後好不容易那種家暴的女生掙扎出來以後,回頭會覺得一生還是最愛那個人,其實那種愛的感覺是種錯覺.因為如果有個男的平常都對妳很好,他必須做到什麼(像是)去放煙火--妳才會覺得他有在送妳禮物,才有特別感.因為他平常都很好,妳會沒感覺.人真的很惰性.」

美人姐:「平常每天打,有一天沒打--那天就是天堂.」

鄧醫師:「對,(他)沒打(她),她就覺得他很愛我.(就連)他(只是)摸一下(妳的)頭--妳就覺得很好--其實那個感覺已經錯亂了.」

鄧醫師:(呼籲)「但是我覺得如果大家身邊有這種女性的朋友,妳要勸她的時候也要很小心.因為一方面她們怕要離開或者說要抗爭的時候,會被那個男人打,所以她心裡會很抗拒妳叫她要離開這件事情.到後來妳如果常常都一直催促她要離開,她就不跟這些姊妹淘見面--那她就更孤立,那她更孤立她就更離不開那個男的.所以有時候妳要聽聽她訴訴苦,陪陪她,摸摸她傷疤,幫她(心裡)敷藥敷一敷,然後跟她說『撐不下去就不要撐了,妳現在如果還要回去,那(妳)有事就打電話給我』--妳要保持這樣,然後慢慢鼓勵她.讓她看到說同樣是女人,妳的生活就不用被打,慢慢慢慢影響她.」

Food for thought. : )
內容來自非關命運:如何看穿他其實沒那麼喜歡妳? 2010-07-26

分手系列:如何安慰妳(失戀的)的女性朋友

美人姐:「安慰妳的朋友的規則一就是:妳盡量抱她.說「別哭了,妳很棒」;絕對不要在她面前批評那個糟蹋她的男人,好嗎?(轉身問鄧醫師)Am I right? (我說的對不對?)」

(鄧醫師點頭)

美人姐:(補充)「妳不要以為妳糟蹋那個男的是在幫她,幫妳的朋友出氣.沒有...妳只會讓她覺得自己更糟糕.所以拜託各位姊妹,安慰人家要有一點學習好嗎?」

鄧醫師:「安慰人真的好難喔.因為我們常常以為說(要)點醒她.或者她跟你抱怨的時候,你就會想跟著她一起同仇敵愾.可是事實上妳的朋友來跟你講她受一個男人的苦的時候,或者跟媽媽講,跟姊妹講,其實她想聽的是--你有沒有看出我付出很多...然後我很棒,我很偉大,我為愛這麼辛苦可是我還在執卓--她想聽這些話.通常我們會建議大家就是...妳可以安慰她說,妳其實真的很不容易,妳可以做成這樣,這個人能夠讓妳做到這樣,這個人實在是很特別的人.讓她覺得說她不是隨便為一個白痴(或)為一個爛人那麼做賤自己--妳要這樣子很技巧地去補足她的自尊心.可是大家就會問到一個問題,這樣會加強她的妄想對不對,她會一直覺得她值得,所以妳可能慢慢開始就是帶她到一些不一樣的狀況,讓她覺得說,妳真的值得更好的,或者妳把自己弄得那麼辛苦,其實有很多更好的機會,沒有辦法進來.或者是說像這樣的人跟妳在一起,妳那麼的好,妳太像天使了,所以他其實會越來越墮落,妳是不是要放開一下.妳要用鼓勵的方式,而且時間要拖的很長很長.」

小筆記:口氣很重要;如果講的時候帶著心疼對方的口氣是OK的.安慰人時不要用教訓或訓話的口吻喔!

Food for thought. : ) AJ2
內容來自於非關命運:如何看穿他其實沒那麼喜歡妳?20100726

婆媳問題系列:4. 愛上媽寶該如何與先生和婆婆相處?

美人姐:「如果已經愛上了,怎麼樣相處?」

鄧醫師:「其實延續剛才寶靈老師說的,那是真的一種你沒有辦法控制那個男人,所以婆婆是一個無辜的受害者.就是這一對夫妻之間沒有辦法拉扯清楚.比方說像IVY,其實她是覺得很多時候夫妻之間兩個人都很獨立,也許她會需要能夠先生感覺更配合她一點,或者(她能)更掌控他一點.這個東西兩個夫妻還沒有處理好的時候,婆婆就變成一個她代表--被轉移的一個對象--把(太太)這些不滿轉移的對象.那其實先生也會拿著自己的媽媽,然後搬出很多就是比較合乎我們社會標準的說(像是)人本來應該孝順媽媽--作為跟太太的抗爭之間的一種盾牌.

鄧醫師:「所以其實這中間,我覺得最可憐的是婆婆,就是她被變壞人.可是事實上其實很多婆婆說,夫妻成熟的話,其實婆婆是應該被幫忙然後跟媳婦有很好的關係.因為這對於婆婆的老年也會是一個安全感的來源.然後為什麼我們要給大家一些建議,如果這個東西處理不好的話,不僅夫妻之間會有問題,而且會影響到下一代.就像剛才兩位已經開始談到--好像你們在談的時候,只談到那個老人家捨不得小孩的心情,可是在這一天一天當中,小孩子感受著大人之間的這種結構,他的心理已經在受影響了.這心理要很久很久以後,你們才會發現有了很微妙的影響.所以我們在處理這種問題的時候.如果已經愛上你的另一半(而他)是媽寶的話,我建議大家要比較用借力使力的方式,而不要用對抗行的方式.也就是說我們不要去跟那個男生說:「你不要當媽寶」或者「當媽寶是錯的」,或者是你証明給我看你可以不靠你媽,獨立我們做什麼事.這個都沒有用,因為你只會強化他內心的不安感,也就是剛才幾位老師講到的沒有安全感,那為了這個沒有安全感,他會更加的抗拒你.

鄧醫師:「所以你叫他獨立,有啦,他有在獨立,只是他從你這裡獨立,因為從你這裡最容易,他從來沒有跟你融合變成你的小孩過.可是已經是他媽媽的人,要掙脫那邊比較難.所以你給他太大壓力的時候,他最快獨立的方式,就是跟你對抗,從你這個女人這邊獨立來滿足這個心理需求--他就覺得他做到了.」

鄧醫師:「如果我們要讓他真正能夠從媽媽那裡獨立,比需給他一個比較溫和的夫妻包容的空間.然後你多去體諒他,甚至也鼓勵他說他對媽媽的心意很好--可是事實上那個方法還不夠讓媽媽快樂--所以要讓媽媽更快樂的話,我們可以怎麼更技巧的做,或是說一些什麼方式.讓媽媽內心裡面的不安,就是我剛剛說的炸彈可以真正被拆掉.所以媽媽自己也不會覺得內心抱著炸彈,你也不用急著要去幫她拆別的引信.我想這是一個借力使力的方法.」

小筆記:
*強迫對方不當媽寶,會讓另一半抗拒妳.
*給另一半更多包容與讚美,讓媽寶循序漸進成長.

內容來自於「非關命運」:男人變媽寶都是女人惹的禍?2011-02-24

2011-02-25

婆媳問題系列:1. 鄧醫師分析男人為何變成媽寶

鄧醫師:「我覺得其實這兩個人(婆媳)之間的張力,其實是來自於先生的部分感覺嗅到自己媽媽那邊有一點點怪怪的,他說他想要處理,對不對?可是他們這個處理的過程裡面,只包括了要太太這一邊去做事情.就是除了來叫太太說,請你叫你家人起床之外,我們沒有聽到他對自己媽媽的情緒直接做處理--也就是說你...」

美人姐:(附和)「這邊處理好媽媽就好了啊.」

鄧醫師:(回)「對啊,所以就是(先生)你就是想要處理太太那一邊嘛.夫妻之間所謂的講先生是媽寶...」

美人姐:(問)「應該直接先去安撫媽媽?」

鄧醫師:(答)「其實夫妻之間在講所謂的媽寶,跟不是媽寶的男人啊,他最大的差異就是,我們認為不是媽寶的意思是--當你覺得你媽媽有什麼問題的時候,(先生)你可以在不更動(太太)我的生活的範圍之下,自己去把你媽媽搞定,然後讓你媽媽覺得很高興.所以麻煩不是(太太)我在扛.但是所謂的媽寶就是說,為了你媽媽的種種要求跟種種的喜好,更動的不是(先生)你自己,你是把這個傳給(太太)我--你只是傳胡椒跟傳鹽巴的,但是菜是我在弄那種感覺.其實大部分的人都會這樣,可是一般的人都會覺得說,問題的根源不是在...應該說問題的根源是在太太的娘家人為什麼不起床,或者問題的根源是小孩,問題的根源是太太怎樣...他看到的是太太(有問題),可是太太的眼光不是這樣想.因為男人跟媽媽在長期的關係裡頭,已經習慣媽媽的方式,所以當媽媽的方式跟太太的方式有衝突的時候,他們會覺得是太太(改)變一下就好了.可是太太會覺得說,你媽為什麼不(改)變一下(為什麼不是你媽改變)?所以這就是一個如果...」

(此時來賓們紛紛點頭贊同,終於有人說出自己的心聲了!)

美人姐:(見狀故意說反話)「你們的頭不要點到這樣...快斷掉了好嗎?(看起來猛點頭似乎都快斷掉了).OK(讓來賓們知道的確有人是知道她們心聲的).」

鄧醫師:「我覺得這個並不是說太太不用改變,而是說先生在思考這個事情的時候常常會忘記,那如果我能夠去改變一下我媽,我就可以少變太太.但是因為基本上男人都會預設說,最好就是完全不要動到我媽,因為那裡面蘊含著一個怕媽媽生氣,還有怕媽媽認為自己心向外了,被老婆拉走了,然後男人就會開始說服自己說『如果我去叫媽媽改變,或是去跟媽媽講什麼話,那事情會搞得更糟.我媽媽會認為我心都向著老婆,以後會讓我媽媽更不喜歡我老婆,所以我什麼都不做,叫老婆改變是對的.』男人會這樣說服自己.」

所以老公原本自已只叫老婆改變是為了老婆好的--其實都是自己認為的.-AJ2

美人姐:「所以如果他(老公)娶到一個不太配合(不願意改變)的老婆,他不就自己也很辛苦?」

鄧醫師:(分析為什麼男性比女性更容易聽媽媽的話)「他自己是會很辛苦啦.可是我猜想這種男人通常會覺得自己很無辜很可憐...就是比較沒有辦法去想到說--其實我們的社會少了一種小孩子成年長大,我指的是男生喔,成年長大之後其實要有一個意見獨立的過程,我們(男生)可能有身體獨立的過程,或搬出去住的過程--可是我們的思考,沒有這個獨立的儀式跟過程.所以即使兒子成家立業,在很多的意見上,仍然覺得不能忤逆媽媽,不然就是好像很怪異,真的.但是女生就有這個意見獨立的過程,因為女生在結婚之後,就很明顯大家就會接受說你不能只聽娘家媽媽的話,你要聽聽婆家跟聽聽你先生,娘家也不敢給你太多的意見,怕害你以後被人家掃地出門嘛.所以娘家媽媽自己都會退居幕後,頂多給你出一些餿主意跟一些賊主意(笑),她不會當面的要你順從她,那男生就沒有這個意見切斷的過程.」

美人姐:(歸納鄧醫師的重點)「所以媽寶的定義在於就是說,你太太跟媽媽中間如果有這個所謂的意見相左的時候,你不能只會都要求太太做改變,你要有勇氣去要求媽媽做改變.」

美人姐:「所以當時陳國華老師應該去安撫他的媽媽.」

鄧醫師:「因為其實陳老師現在還是覺得說,要去把炸彈還沒有爆(之前)這些問題解決掉嘛,可是我們希望改造這一顆炸彈,讓它不會爆.」

我思考之後,明白了鄧醫師想表達的意思.鄧醫師是想說,陳國華老師希望解決掉會讓媽媽生氣的點(炸彈/地雷),像是媽媽不喜歡人家不守約定,那他就要太太跟娘家遵守約定準時起床出門.可是這樣只是一昧的要求太太跟娘家的人做改變,卻什麼都沒有要求媽媽做改變.所以鄧醫師說,希望能夠改造這一個人對於某些點的想法,讓媽媽就算對方無法遵守原先的約定準時起床,她也不會生氣.-AJ2

美人姐:「可是他的意思是,大家都說好了嘛,不能怪我媽--我媽是跟你們說好的.我媽八點就起來等了啊.你們怎麼可以跟我們說好之後,沒有按照時間起床?」

鄧醫師:「這就是完全在媽媽的思考(邏輯)裡頭,可是如果你是一個客觀的人,你真的有獨立出來(也是)一個客觀的人,你就會知道說現在有一位女士,她跟人家約了,她是一輩子都很注重時間觀念的負責任的女性,所以她覺得很不舒服.那但是另外有一家人,她們生活就是比較...也許比較自在啦,或者是比較不習慣早起的人,或者是說昨天晚上玩得比較晚--所以我要如何讓這兩家都高興.(一個客觀的人)他的想法就應該會是(考慮到)這兩邊--他中間來調停,(想)他要做什麼.所以他可能平常的時候,可能就要拐他媽媽說:「難得今天出來,我要帶你我先帶你去哪邊走一走」,或者是就會講說:「太太那邊家人誰啊好像有點受到風寒,身體不太舒服耶,所以早上可能會沒有辦法...就是他要去編理由,或是要去做一些這些事情.因為只有這樣才有辦法讓夫妻之間還有媽媽--都不會受到傷害.


談話內容來自於非關命運(FGMY)2010-02-24

Food for thoughts. : )

婆媳問題系列:3. 媽寶問題不複雜,真正源頭在夫妻本身

聽了鄧醫師解釋婆媳之間吵架,她一開始解釋的方式,對我來講真的還蠻複雜,需要花一點時間去消化她的意思.所以我在仔細想鄧醫師說的內容後,把她所說的內容轉換成了下面這樣說法,希望可以幫助在先生與婆媳關係裡頭卡住的人.

情境裡頭總共有三個人:小弟,店小二,老大(這三個人都互相認識)
*老大跟小弟從小就認識了.
*老大跟店小二因緣際會之下後來認識了.
*透過老大,店小二跟小弟才互相認識.

情境一:老大想要常常幫店小二,可是每次老大想要幫店小二,都是叫小弟去幫多多.老大沒有親自幫多多.可是老大跟小弟認識,所以老大都是透過其他的方式幫助小弟,然後再叫小弟去照顧店小二.

有一天老大跟店小二吵架了,老大就很生氣的跟店小二說,我平常都幫你這麼多,你怎麼可以這樣對我?店小二就說了:「你平常哪有幫我?都是小弟幫我.」老大說:「小弟之所以會幫你,那是因為我平常有在其他地方還小弟(恩情).」

這個人際關係裡的吵架模式,跟婆媳之間吵架是一模一樣的.

從一般的人際關係之後,再轉換回頭看:
店小二是太太;老大是先生;小弟是婆婆.

情境二:又,當老大跟店小二吵架的時候,就會跟店小二說:「你怎麼可以跟我吵架,我可是常常幫你的忙耶.」
老大OS1:(我雖然不是親自幫你,而是透過我跟我小弟的交情,叫我小弟去幫你,所以店小二你應該替我加分--吵架的時候你可是要想想我平時多麼的罩你.)
老大OS2:(要不是我小弟看在我的份上,因為我在其他方面回報小弟...小弟才會幫你.所以他幫你時就是我幫你).」

所有的夫妻之間的吵架,都在吵這個.因為先生不懂太太為什麼看不見「他的付出」,而太太不懂先生為什麼覺得「他有付出」

情境三:當小弟做了些什麼讓店小二感覺不好的事情時,店小二就會覺得:「我之所以要受小弟這樣的氣,都是因為我看在我跟老大之間交情的份上,又加上小弟對老大來說不是一般普通的交情--所以都是因為老大的關係,我才要受這樣的委屈...所以老大欠我人情債.」

情境四:這時老大就不懂了:「讓你不舒服的又不是我,為什麼你說我欠你人情債?」這時換店小二不懂了:「你不是說,小弟幫我就是你幫我;那麼小弟讓我不舒服,為什麼就跟你沒有關係?
店小二OS:我是在看老大的人情份上才沒有當小弟的面生氣,我是給老大面子!老大竟然還覺得這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如果不是看在老大跟小弟過往的交情份上,我才不需要考慮到小弟的感受!

只要明白了以上的人際關係,就可以看的出問題點在哪裡--問題出在老大跟店小二身上,而非小弟.

小弟跟店小二之所以會有交集完全是因為看在老大的份上,再加上老大跟小弟彼此之間深遠的歷史跟交情,所以小弟是屬於老大那邊的人.

萬一小弟做了什麼讓店小二不開心的事情,或是店小二做了什麼讓小弟不快樂的事情,如果不是因為老大,這兩個人也根本八竿子打不著.

因為雖然老大跟店小二和小弟都很熟,可是店小二跟小弟彼此之間的交情不像跟對老大那樣--店小二是看在老大的情分上,保持著跟小弟的關係.小弟是因為看在老大的關係上,保持著跟店小二的關係.

所以當小弟做了什麼讓店小二不開心的事情時,這時候店小二就不可以說是小弟欠店小二,因為是店小二自已要賣面子給老大,所以店小二應該找老大去「結算」這個人情債.

所以如果婆婆做了什麼讓媳婦不開心的事情,太太應該找先生去「結算」這個人情債;假如是丈母娘跟丈夫那邊的問題,這人情債應該要找太太要.太太跟先生應該要兩個人一起釐清彼此之間連帶的這些「人情債」(因為彼此給對方面子+人情,所以是夫妻兩人彼此之間互欠人情債),而不要覺得這人情債應該是公公婆婆該還的.

值得深思!Food For Thought. : ) From AJ2.


=======以下內容是來自非關命運2011-02-24=======

鄧醫師:「所以先生在跟妻子吵架的時候講說:『你都不用洗碗,我媽幫你洗意思是我洗了.我洗了小孩的奶瓶,只是洗的人是我媽.可是我媽是看我的份,因為我是個好孩子,因為我是個好兒子,所以由我媽去幫你洗.所以我在跟你吵架的時候,你怎麼可以跟我平起平坐[意謂:你怎麼可以跟我吵]--我是一個有(幫你)洗奶瓶的老公耶--只是洗的是我媽.』這個所有夫妻之間的吵架,都在吵這個.」

鄧醫師:「吵架時,先生想表達的是我媽是屬於我這邊的,但是我跟我媽幾十年來的歷史,所以我媽對你做了什麼事情,或你對我媽做了什麼事情,最後我們要去結帳.

假設婆婆讓太太覺得不好,她(太太)受欺負了,太太就會覺得說,我不需要受你媽這樣子的氣.我之所以要受一個女人這樣欺凌我,都是因為我是你老婆而他是你媽,對不對.所以這個帳,是不是你應該要還我?所以太太就會來找老公算帳.可是老公如果不了解這個人際關係的架構的話,老公就會覺得說,我又沒有欺負你,是另外一個人欺負你,然後你現在叫我來還債.我沒有欠你債,你是應該求我幫忙--幫忙你去解決你跟我媽的問題,這事情不是我的債.可是對這個女生來講,這個時候她就會覺得很奇怪,你平常不是都說,你媽平常幫我做的事,是算你(老公)的恩惠嗎?你要我對你好一點,雖然你沒有做家事,可是你媽有來做,你媽是為了...所以就是說,其實這簡單的事情就是說,我們要(把問題)回歸夫妻.夫跟妻,好不好?夫妻關係的本質就是兩個人,然後婆婆這個帳都是掛在先生的背後,然後丈母娘賬是掛在太太的背後.你們兩個要自己去結帳,不要老是就要講外面的東西要結帳這樣.」

鄧醫師說夫妻去做婚姻諮商,婆媳問題佔大多數,但是所有的婆媳問題,其實都是因為上述的模式解不開.

婆媳問題系列:2. 如何區分孝順跟媽寶

內容來自於「非關命運」:男人變媽寶都是女人惹的禍?2011-02-24

此段講了好幾個概念:
1.《如何區分孝順跟媽寶》
2.分析《為什麼先生一直聽父母的,無法「獨立」...因為制約?怕被冠上不孝的名稱?》
3.分析《身為一個結婚後,離開自己原生家庭,另組一個新家庭的妻子兼媳婦的心理》
4.《問題其實不是先生只聽父母而不聽太太的--要解決問題,其實還是要檢視夫妻本身之間的平衡》

美人姐:「孝順跟媽寶中間,有沒有什麼區分?」

鄧醫師:「我覺得有很大很大的區分.孝順是一個應該要被留存的一種美德,而且孝順它應該是能夠被很成熟的執行.可是很多人他...」

美人姐:「等一下!『成熟的執行』...」(思考)

鄧醫師:(笑)「所以以下我們來解釋一下.我認為孝順的意思其實千古都沒有更改,就是要體察你的父母親的心意,感念他們的養育,讓他們快樂...簡單就是這樣.但是你要讓他們快樂的方式,如果我今天用對待小孩子來比喻的話,如果你的小孩子他一定要不吃飯,每天吃巧克力才快樂.你要讓他快樂的方式是讓他一直吃巧克力嗎?還是運用很技巧的引導,讓他開始知道巧克力跟正餐之間的平衡,怎麼樣才能讓他頭好壯壯,以後有更幸福的人生?或讓他覺得吃飯也會快樂.

決對不會有一個媽媽為了要讓小孩子快樂,就是讓他一直吃他本性想要的東西.所以同樣的,當父母親他們因為觀念跟後來你娶了太太,或者說你的新的家挺有所衝突,他們有壓力有不快樂的時候,你需要(運用很技巧的引導)幫忙他,因為你要孝順他.那個幫忙不是說...其實我是反對說我們期待老公回去兇他媽媽,叫他媽媽要聽媳婦,我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美人姐:「這也不必要對不對,那我們就反著做而已嘛(跟叫太太要聽媽媽的)對不對.」

鄧醫師:「對,而且那就不孝順了.那通常太太不希望自己是一個不孝順的媳婦.可是常常問題是出在說男人他沒有釐清說孝順其實是--你個人範圍裡面你要能夠去執行.他們有時候會把太太拉進來,然後其實自己沒有辦法執行這個孝順的任務之後,(就)把責任丟給太太.所以這時候太太會出現一個困難是說,太太想要完成自己的獨立,不想要自己的人生還被一個長輩牽著鼻子走.可是如果先生無法自己獨立,然後(把要孝順父母的責任)丟給太太,太太就覺得人生無法長大.

被...先生...我們說一個天花板罩在那裡(被先生跟先生所謂的孝順責任侷限住了),你就沒有有辦法有自己的天空,所以這時候太太的獨立或是成長--因為夫妻之間綁在一起--就受到先生的影響.如果先生被媽媽綁著,他繼續是用小孩的方式在跟爸媽相處,(那)太太就被迫當小孩.

可是有時候太太人生階段已經需要當大人了,特別是已經又生了小孩...或怎麼樣,她就沒辦法去突破--所以我覺得那個核心的關鍵,我們要指出來說--核心的關鍵是一個男人,他在面對自己的獨立性,面對說媽媽給他很多情緒的壓力的時候,他其實是需要幫忙的.」

可是當他處理不好這個事情的時候,他把這個東西丟給老婆,內心上發生一些很複雜的一種意義.第一個是--我媽媽不給我獨立,所以我必須配合媽媽的意見,所以他自己的獨立性是挫折的.然後這時候他就去打壓老婆,藉由看老婆照他的意思做-來平衡「我媽不會照我的意思做」,所以我在(爸媽)這邊是小孩,我在(太太)那邊是大人嘛.這其實是內心一個把他那...但他不為把這個憤怒去指向媽媽,因為這已經被制約了(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就是我就是不能夠對媽媽生氣,因為這太不孝(又)大逆不道.但是他就是有這個要人家聽他意見的需求,所以這個東西就指向其他的人.」

唐老師:(插)「所以這太太的確就受了加倍的委屈.」

鄧醫師:(回)「就看這太太怎麼看啦.但是如果太太在這個時候,直接把他想成說,『啊~你媽壓迫你,然後你是一個沒有肩膀的男人,你就直接把這個東西丟到我頭上,所以我被一個人壓迫.我長這麼大脫離了我媽,結果我又被你媽管.那我何必要脫離我媽(何必要嫁給你)對不對?大家就開始會這樣想,就開始覺得說,那我乾脆回去(離婚)對我媽兇好了,我幹麻要這樣子(反而還要被你媽管)』

這整個東西,如果太太有看到說其實先生是有一些心理的轉折,就像小芬讀了很多的書一樣,就說先生也會把自己內心想要媽媽愛他,他想要扮演一個完美的兒子,可是自己做不到,所以想要拉太太來幫忙.這時候你就要把他回歸到(這其實)就是夫妻之間的問題.並不是真的是婆婆在介入你們之間,然後就夫妻之間的平衡來談才會有救,如果一直都把這個東西就是怪罪在是婆婆一昧的...(假設)把婆婆變成一個女妖精(或)女魔頭,(然後)先生是一個盾牌,那你就會覺得妖精很強然後盾牌不夠用,那你就會毀滅.(笑)」

美人姐:「會覺得(先生)都沒有辦法保護我們(做太太的).」

鄧醫師:「對,所以其實事情通常不是這樣,這還是要回歸到夫妻之間的拉扯.」

Food for thought. : )


分手系列:【心理分析】分手時因為無法溝通,所以不該說實話

心理分析:因違反核心概念而分手--因為已經無法溝通,原因是無法說實話的
內容來自於「非關命運」:分手需要練習?2010-04-28

美人姐:很多人分手的時候都不敢說實話,是因為不敢傷害對方?還是自我逃避?

鄧醫師:首先我要說,分手本來就不該隨便說實話.因為分手的時候的實話,你要想可能會分不掉...這是第一個.第二個是可能會遭致對方來報復你,或要毀滅你.所以分手,不一定真的都要講實話,但是請你說「人話」,不要說不是人說的話.可是為什麼我們分手的時候會說出很瞎的話呢?因為真正兩個人要分手的那個時候,你心理面那個真正的原因通常是你最重要的概念...(被)違反到;例如他的頭(形/髮)不對,他的手指頭不對...就違反到你自己也搞不懂為什麼的東西--這叫基本概念(或)核心概念.

違反到核心概念的東西,你是無法跟他溝通的,所以才需要分手.如果他能夠接受,你們就不會分手.所以那個真正的原因,是不可能溝通的.

所以基本上,我覺得我當了這麼久的--10幾年的心理醫師,我從來沒有看到一個說真正能夠說出內心要分手的話(而)對方會了解的--因為(如果能溝通自己內心的話的話)他們一定會在一起,甚至他們分手太可惜,如果有一個人了解你為什麼討厭禿頭(或特定事情),你就(應該)嫁他.因為這種知己真的很難找.

我想這是分手時候的一個原則--說話的原則.

美人姐:(歸納重複鄧醫師講的重點)「不能說實話,但是要說人話.」

Food for thought. : )

愛情系列:【心理分析】內在直覺指引方向反應在外在表徵上

心理分析:內在直覺指引方向反映在外在表徵上
內容來自於「非關命運」:分手需要練習?2010|04|28

(此內容是分析人對某些外在表徵會有特別喜好或厭惡)

鄧醫師:我覺得我會去問說...其實有時候我們人的內在,會告訴你你要什麼不要什麼,你會去趨避.然後就潛意識的東西不會那麼明顯的告訴你.因為你的意識其實是有自己一套系統,那你內心因為某種潛在的直覺--這就是我們所謂直覺--你覺得這個應該發展下去會不好,或者其實不是你真正要的時候,他會聚焦在外在的一些小事情上.其實他是你內在的直覺在指引你方向.

Food for thought. : )

姊弟戀系列:喜歡姐弟戀的男人,真實心態為何?

喜歡姐弟戀的男人,真實心態為何?
談話內容來自於「非關命運」2010|06|16

鄧醫師:會願意跟比較大的女生相處的男生,有一種可能是自己覺得思想比較成熟,自己覺得不代表事實不是,至少有他自覺的覺得他想要比較思考層面的溝通.然後另外一種很多的是攬的跟小女生在那邊麻煩來麻煩去,他們會覺得比較成熟的女生也不會去計較送什麼東西,或者是有沒有猜中她的心思,所以他可以省掉很多麻煩.

值得深思!Food for thought. : )

姊弟戀系列:面對女兒的姐弟戀,媽媽為何擔心受怕

面對女兒的姐弟戀,媽媽為何擔心受怕
談話內容來自于[非關命運]2010|06|15


美人姐:不要以為只有你擔心你兒子被吃掉,女生的媽媽也會反對.

鄧醫師:我覺得女生的媽媽都是擔心以後會...人老珠黃的時候會被傷害.

阿曼達:那時候我跟他交往,我也是問他會不會以後就是色衰愛死,他跟我說不會.

美人姐:(開玩笑)他不知道她在說什麼~(眾人笑)

唐老師:(也開玩笑地附和著)你用了一個太高深的成語.

美人姐:(同意地說著)本來就是色衰愛死.

鄧醫師:我是覺得當媽媽的人會很了解..比方剛剛玲玲姐說那個青春的肉體,可是我聽到的很多人是說,看著他的那個肉體,再回頭看自己的時候那種焦慮.所以有人是可以專注在看對方的身體,很享受對方的身體很棒,就忘記自己.可是有些人她喜歡對方,是一個老頭然後很沒有競爭力,所以她自己可以很放鬆.她不管怎樣都確保自己是青春的肉體.所以一種是看對方的一種是看自己的.然後媽媽會比較...我覺得媽媽會比較了解一個女人年紀比較大了以後有多麼不容易...就是那種自信心或者對自己的魅力.或在這個社會上面被人家品頭論足那種感覺.而且有人說如果一開始年輕的時候男女看起來差不多,那女人以後會看起像比較老.那男人比較會固定在一個階段.就變成如果你本來又比較老,所以媽媽都是擔心這些.可是我覺得現在看到越來越多的女大男小,也走了一段了,其實大家漸漸的習慣了,尤其在國外真的很多...已經非常習慣,可能等到這一代的人當媽媽的時候就比較不會有那種焦慮.我覺得那完全上一代的女性對於青春的焦慮.


Food for thought. : )

優質情人系列:男人為了愛情跟家庭決裂,女人不要沾沾自喜

男人為了愛情跟家庭決裂,女人不要沾沾自喜
談話內容來自于[非關命運]2010|06|15


美人姐:「可是你看他為了安琪,然後跟他媽媽這樣子的決裂,而且一個人扛起來,而且又去當兵又要忍受那種寂寞,然後回來之後這個他抗爭來的女朋友,竟然跟他要分手.今天要諮商的應該是那個男的.」

鄧醫師:「可是我覺得安琪做的可能是對的耶.因為他敢跟媽媽那樣的決裂,以後他愛上別人的時候,他也敢跟你這樣的決裂.」

美人姐:「(為那位被分手的男友抱屈)你們這些女人很奇怪耶!」

安琪:「我父親也是這樣講啊(點頭;附和鄧醫師所說的).」

美人姐:「(如果)他不敢跟媽媽抗爭,然後又說人家是媽寶.」

鄧醫師:「不是...其實女人要找的是有能力去做協調,溝通,跟維持住關係的成熟男人嘛.切斷關係,翻臉多容易呢.你今天跟媽媽翻臉跟我在一起,明天你跟我翻臉跟別的人跑了,一樣的事情啊.」

(這時美人姐聽到鄧醫師進一步的分析,臉上出現了:「喔對厚」的表情)

鄧醫師:(緊接著繼續分析)「他沒有修復的能力(跟)溝通的能力,他只有說掰掰跟OK的能力.」

(美人姐聽到鄧醫師的解釋後,覺得相當有道理)

美人姐:(豁然開朗)「所以我們看到人家為我們跟家庭--原生家庭決裂,我們還不要覺得說-- 」

鄧醫師:(緊接著)「不要太高興.」


Food for thought. : )

姊弟戀系列:媽媽為何反對女生年紀比兒子大

媽媽為何反對女生年紀比兒子大
談話內容來自于[非關命運]2010|06|15

美人姐:為什麼姐弟戀裡面,反對聲浪最大是男方的媽媽?

鄧醫師:有一些傳統的媽媽,不是說某大姐(台:意味妻子年齡比丈夫大)她們是可以接受的嗎?

美人姐:哎呀,俗話說~女大三,抱金磚~

鄧醫師:我聽到有一些傳統的媽媽是...贊成的.但是比較...我覺得應該怎麼說...比較趕時髦的,越是趕時髦的媽媽越不能接受.尤其是現代的媽媽.因為她會覺得,兒子竟然娶了比他大很多的女兒.尤其又逼近媽媽自己的年齡的時候,媽媽會覺得,自己的角色會被取代--就是因為會覺得這個某大姐(台)應該會像媽媽一樣的疼,跟她兒子的互動關係,是像媽媽一樣的疼,那不就取代掉自己.

鄧醫師:(繼續分析)然後萬一這一個老女人(笑,緊接著補充說明)--就是媽媽眼中的老女人--比兒子老的女人,不是以媽媽的姿態在照顧他,而是在接受他兒子的照顧;她會很錯亂.因為她就會覺得說,那我就不能跟一個年輕的男孩子這樣,然後我把我的兒子養到這樣去服侍別人,而且那個女人有什麼強過我的地方,也沒有特別青春,也沒有特別比我兒子小.所以那個媽媽常常會產生所有自己身為女人的矛盾--對於青春流逝的傷痛憤怒,也會被這個大女人勾起來.


Food for though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