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07

鄧惠文醫師17歲之「非常關係」

老在電視為世間男男女女分析戀愛狀態的鄧惠文醫師,最近幾年職業多了一項:作家。在電視節目,她用穩定的聲音與姿態讓因愛受苦的男女們看見一絲曙光;在書裡,則用文字敘說著一則又一則適合一個人靜靜體會的故事。她提醒所有人,不管男女、不管自己或他人,關於「愛」,我們還有好多事要學。17歲之非常關係,鄧醫師說,很多事不用急慢慢來,另外,請用腦袋先想想……。很多同學想知道但學校裡或許沒教的事,這一期,我們幫你問~



大人都可以邊工作邊談戀愛,大人總說我們才高中不能談戀愛?請問醫師對高中就開始談戀愛,有什麼看法與建議?

鄧醫師:戀愛來了你也躲不掉,沒有來你也別急著找,因為談戀愛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為什麼跟學妹在一起就是談戀愛,跟老師在一起就是犯罪?我都已經長這麼大,為什麼我不能選擇我要在一起的對象?

鄧醫師:不是說你犯罪,而是你的老師犯罪。在你覺得自己已經長大的在這個年輕階段,可能沒意識到自己擁有許多人覬覦的特質,比如真心、尚未被人世污染過的執著,那些都是在你們身體、心靈裡的巨大珍寶。

當你們擁有這麼好的特質,卻還這麼年輕、天真,所謂的「構成犯罪」,就是在規範有些人不珍惜、不真心對待你,甚至利用你或利用自己是老師的權利,以成績、認同感……等,讓你付出很大的代價。

我並不認為所有師生戀都是錯的,或許你夠聰明,可是你的同學沒那麼聰明,他們會付出太大的代價,所以社會、法律只好統一規範老師不准欺負你們。如果你是個特例,只好請你為那些比較無知、會被傷愛的同學忍耐一下,等你年紀再大一點吧。

我的男(女)朋友很喜歡喜歡和大家搞曖昧,我不喜歡但又不想被說成小心眼,怎麼辦?

鄧醫師:你是個好人,你會得到真愛的。喜歡搞曖昧的人,最後會把自己弄得很複雜。
你做對的事,一定會有人相反,這是人一輩子都會遇到的問題。那我們可不可以容許別人用自己的方式生活呢?我給大家的建議是,如果對方麼讓你擔憂,你可以去瞭解,「為何搞曖昧對他來說這麼快樂?」你不需要搞曖昧就可以快樂,是因為你擁有哪些快樂的能力呢?或許你可以將這能力教給對方,或是分給他。

如果,無論如何對方都一定要曖昧才能快樂,那麼,你要問自己「一輩子都跟這樣的人在一起,有必要嗎?」這就是讓你思考:「人與人之間沒有『對錯』,只有『對應』的問題」,這也是你一輩子都要想的事。

我們班上有好多小圈圈,但我卻打不進任何一個,該如何改善呢?

鄧醫師:大部分的人打不進小圈圈,是因為「興趣不同」,少部分人是「人際關係的技巧不夠」。
很多思考發展得很深沉的人,年少時代都是孤獨的。你若在這個階段打不進同學的圈圈,可能是你沒那麼熟悉他們感興趣的事,表示你感興趣的跟大家不大一樣,如果你有興趣的東西就是比較冷門的,你又真的很不屑大家聊的話題和玩法,可能就要試著接受「為了認同自我,就必須承受某種程度的孤獨」;當你接納自我之後,我就要問你:享受自己的興趣這麼快樂,而別人在享受他的興趣也是同等的快樂,對吧?那你能不能也去欣賞別人的膚淺興趣和玩法呢?去試試除了你贊同的事情之外,也會有不錯的事,或許你會讓人家知道你是很包容的。

如果你的人際關係技巧不夠,幾個原則可以送給你:你要「主動,但不要白目」,你可以想辦法參與,表明自己也喜歡某某活動,問「要怎樣才可以參加?」或是「問要怎樣才可以一起?」如果不是太有敵意的圈子,通常你表達誠意,你又不是太惹人討厭,應該不會有人拒絕,你可以試試看。

可是,如果你不管到哪都有人拒絕你,我覺得,你不妨問問比較溫和的人:「我跟其他人有什麼不一樣?」你再去思考,你要做自己,還是稍微同流合污一點。這個「不一樣」不見得是缺點,可能是你成績太好、長得太可愛、老師太疼你……,總而言之,這是一個摸索自己的過程。

如果你真的努力過了,依然什麼圈子都打不進去,那我建議你不坊趁現在好好儲備自己,等下個階段進入大學,從頭開始注意這件事情,因為那時候大家也都更成熟了。


*鄧惠文-精神科醫師、心理治療師/台北醫學院醫學系學士、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所碩士/台大醫院精神部總醫師、萬芳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講師。

現職:台安醫院精神科兼任主治醫師∕《美麗佳人》雜誌專欄作家。專職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療、婚姻∕伴侶治療,以及療癒寫作。探索人際思維的拆解與重構,講授情緒潛能開發、個體化探索、兩性與家庭關係、性別與醫療等課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