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惠文:可是我有一點不一樣的想法,我覺得說,如果你一直覺得說,那是你做錯誤的決定;然後你太太也會覺得,那是你們錯誤的決定;那你爸爸媽媽也會覺得說,一直遺憾,所以就沒有人可以帶頭,讓大家走出這個失望。
所以這個愧疚感是,愧疚是一個很有良心的事情。可是有時候愧疚感,尤其是當事人,帶頭有愧疚感的時候,只是讓大家停留在失望裡頭。
反而是你們要先想辦法去能夠--能夠去思考成,這是一個生命的轉折,在那個時候一定會有的決定。你回到那裡再來一次你應該還是一樣會做一樣的決定。
因為這個愧疚是沒有產生任何東西。
我覺得愧疚就好像簽一張空白支票給別人,你不知道他要提多少,可是對方也會覺得很無奈,因為他會覺得這好像是大家一起。
鄭:永遠提不完。
鄧惠文:對,所以我會覺得說,應該要有愧疚感的那個人,就是比方說像我們這種沒有生小孩給爸媽,我也是,我也是其中的一員。所以像我們這種人,有時候真的是覺得,要自己去處理自己的愧疚,而且不是說放在心裡而已,是真的自己要去消化。
鄭:(開玩笑)你有愧疚嗎?
鄧惠文:(笑)當然有啊...
鄭:是喔!你也有?
鄧惠文:因為爸爸媽媽還是比較傳統...就像
鄭:你欠你公公婆婆你覺得...
鄧惠文:鄭大哥真的是很擅長逼人家講本來不想講的事(笑)。
好那我講一下,因為我覺得其實真的很多人,可能有同樣的問題在聽,因為我也真的接到過很多人在詢問,尤其是女孩子她不能生小孩啦墮胎或什麼,她們的那個痛苦都很強。
我覺得這事情是,我自己覺得我婆婆是很明理,可以理解可以溝通,而且她也知道我的過程,之前也是沒有生成,身體也受了蠻多折磨,我覺得她會體諒。可是有一次我跟她一起回鄉下,就是回去看阿嬤那邊的鄉下...
鄭:所以你也懷孕過。
鄧:有啊有啊...但是就是小產,流掉。可能那時候身體沒有調養的很好。那陪她回鄉下,我才體會到說,平常她就是孜孜念念,一直要跟我講要生小孩的時候,她真的也是壓力很大。她其實幫我擋掉很多東西。就是我們回去,好像也是過年。我婆婆開車,我們都坐在後面,從那個巷子要出來,就是一個小鎮,非常純樸的一個小鎮,要出來。就我婆婆被那邊的相親團團圍住,那車子沒有辦法前進。然後圍住就說,「裡面是誰(台語)」車子裡面誰。那我婆婆為了友好,一定要把車窗搖下來,然後他們一看就說,這個是誰。可能看我穿著比較沒那麼純樸,就說這台北的媳婦的樣子。「喔,台北媳婦(台語)」馬上大家就傳,然後外面就萬頭騷動,然後就有人就說:「這是兩千幾年的幾月結婚的(台語)」他記得,因為他有包紅包。他一算說:「到現在幾年了,生幾個了?」然後,我其實感覺...我婆婆當然就說:「他們比較忙,現在年輕人有自己的想法啦。大家你們好,我們要走了,我們要回去了(台語)。」可是大家就繼續圍著,開始質問說,為什麼不生孩子。結果我婆婆車子沒有辦法開啊。然後我坐在那邊,我平常跟我婆婆在講的時候,我都覺得說,如果你不了解我,為什麼沒有小孩,應該是婆婆自己想辦法去調適。可是我那一刻突然覺得,非常非常地對不起她。
我覺得說因為我沒有辦法跟那些人直接的改變他們的觀念,可是那個壓力是我婆婆卡在中間。所以我那時候覺得說,其實你說單方面有虧欠感,我也不能幫忙她。
那我們也是一樣啊,會希望弟弟趕快娶太太,然後趕快能夠壓力轉移。
所以後來我在想虧欠感啊,你一定要想辦法自己去消化。所以你要想辦法知道說,你就是在這一點上面,你沒有辦法完成自己的這個東西,完成他的東西。可是你自己要...我覺得自己要達到一種平靜跟完滿的狀態,然後你要感恩,然後他才能夠跟你一起來看說,也許你沒有小孩,可是你們可以多了一個甚麼樣的,更成功或更怎麼樣,讓他也分享你另外一種人生的喜悅。
就是你自以怎麼調適過來,他才能調適過來。如果我自己覺得說,OK,我事業做得還不錯,所以沒小孩我OK
,我很快樂。那我得媽媽或我的婆婆,才有辦法跟著我說:「沒關係,我們沒孫子,但是我們這媳婦不錯,蠻成功的或怎麼樣」他們才有辦法跟著我去快樂。
那我一直愧疚愧疚愧疚,有什麼用?你沒有辦法幫他。
Hi Anni,
回覆刪除請問這是哪一個節目哪一集的筆記呢?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