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只有靠自己,沒有所謂的奇蹟】
于:可不可以多講一下多感型的人會把親情當愛情?
胡:其實不光是多感型,每一型的人都因為在童年找不到某一份滿足,所以我們才會形成某種人格。
于:所以九型人格不是天生的?
胡:其實人格形成三個部份:
1)靈魂的選擇,就是天生的氣質
2)一定跟父母的DNA有關
3)成長的環境
于:靈魂的選擇我們沒辦法去處理、父母我們也辦法選擇,那只能從成長的過程去找。
胡:成長的過程一定要靠父母的幫忙,建立一個比較健康的環境,就是父母要想辦法展現自己人格裡面一些正向的東西,讓小孩去學習成長。
于:那環境的傷害造成我們人格黑暗的話,我們怎麼去修復?我們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因為我們不可能去找靈魂。
鄧:只能靠自己的力量,這整個都是要靠自己的力量。
胡:但是有個源頭,先往父母跟家庭的關係去找。
于:有一次做催眠,我是在搭火車,催眠師要我看看外面有什麼,我說我不想知道,我這一世到這裡就好,我不想知道可以嗎?我自己拒絕。然後再去另外一世,那一世我在天堂,而且身心自在。
我的意思是說,我在那一世(在火車裡)的時候就是抗拒不想看。
靠自己修復,我們回頭看時會卡住、會遇到牆,就不願意在往下看,妳們一直強調往自己內在裡面去看是很辛苦的,所以把錯投射到別人身上是比較容易的嗎?
鄧:容易,但是那個容易也會讓問題繼續打結!所以有些人他把錯一直投射在別人身上,他就解決問題、過了一生,他也不會覺得太痛苦,是他旁邊的人痛苦,對不對?
可是有一種人是連把錯投在旁邊的人身上,問題都還不能解決,這種人可能會進入一種心靈療癒的領域來求助。但是,我們的工作基本上10個來求助的人,大概只有1個是要面對自己的,9個他其實是希望一種神話般的解決方式,然後你告訴他要往哪裡看,他就會像美人姐講的不要去看。
催眠是更深的部份,光醒著應該看完的部份他們都不願意看了,更不用講催眠的部份了。所以,很多人都以為說醒著我沒有辦法看、會覺得痛,會問說你有沒辦法催眠我就像麻醉一樣,這樣我就會看懂??沒有那種事! 你醒著的事情要先看完、看懂,才剩下催眠的部份去看要看的事情。
我舉個例子:
有一個女孩子她問說:『我現在想要嫁一個男人,可是這個男人家境很不好,這樣我嫁給他我會很辛苦,我該怎麼辦?』
那這時候我們就會問她:『妳期待的夫妻關係是怎麼樣?』她說:『我期待的夫妻關係是對方一直呵護我、給我很多錢,我愛買什麼就買什麼,他會對我很好...等等。』
那我們告訴她說:『妳認為人世間有這樣的愛情嗎?』她說:『如果沒有,我就不要嫁!』我說:『那如果不要嫁,妳會怎麼樣?』她就說:『妳告訴我要怎麼樣找到這樣的關係就好了?妳不要管我如果沒有要怎麼辦,我不想談沒有要怎麼辦。』
她就是不想看,她事實上也知道她這輩子到35、6歲就只有這個男人了,她也很清楚這個事實,她就是要嫁他,可是她又覺得她不舒服,但她來問妳的時候,她並不是真正去跟妳討論如何改變自自己進入一個平衡的夫妻關係、大家一起努力吃苦,她根本不想談那個,她就希望說妳可不可以像媽媽一樣變出一個把戲來,讓她要的東西都有,她根本不想自己去經歷。
所以這時候不管妳說什麼,她聽到問題的癥結點,就像美人姐說的在火車裡面,治療師叫妳看外面是什麼,她就說:『我不想看那個,我不想看什麼叫平等的夫妻關係,妳難道沒有能力幫我找一個那樣愛我的男人嗎?』那跟她說如果沒有這樣的東西,她就會說:『不管,我一定要那樣的東西』我說:『如果妳一定要找那樣的東西,妳可能要去找祈福的、排八字的、作法的,這個我可能沒辦法幫妳。』她說:『不行不行,我一定要看妳,妳一定要幫我。』
賴著不走,可是也不做任何改變,也不做任何討論,10個裡面大概有8~9個是這樣。
唐:可是她的賴著不走,其實就是一種求助
鄧:但是她的求助,她自己又不開啟,她所謂的求助其實就是停在那裡,她也沒有其他人可以找,所以這個東西要陪她,然後要一直陪、一直磨,磨到她知道說人生沒有這樣的奇蹟,然後她就可以開始了
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C7AtnVgDKMU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