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 寶島全世界 鄭弘儀訪問鄧醫師》
※托腮:
托腮的動作,其實它有一點點防備,或者說有一點點緊張的時候會做出這樣子的動作,可是這個動作一般不見得會說是輕衊。
心理上在解讀肢體語言的時候,我們會在臉的任何一個部位搭上手或什麼的時候,都有一點點焦慮,或者說他有自覺的說盡量不要出錯、或不要被人家看穿太多,手就會放到臉上。
※有修行的長輩說(台語):『愛護姐妹的方式,是好的東西就不要帶回家給人家引誘。』所以妳有好的愛情、好的男朋友,在外面交往就好,成熟了要結婚的時候僅只於過年過節時見面。千萬不要在姐妹面前炫耀,這會讓周圍的女性如果她沒有得到這麼好的愛情時,妳就像顆鑽石般閃到別人。
姊姊的老公,妹妹不應該搶才對呀?這個東西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心結了。有一些姐妹長期就處在競爭的狀況下,所以當發生這個事情的時候,有時候妳意識上知道不對,但是妳會軟弱,那個軟弱可能就是被以前的恩恩怨怨給驅動。
有一種姊妹是彼此感情太好,沒有什麼恩恩怨怨,沒有分化成兩個個體,就會模糊成說"妳的東西就是我的,我的東西就是妳的"。
※英國心理學家Melanie Klein曾經讓小朋友透過遊戲與繪畫去分析小朋友潛在的心理,她說:『小孩對於即將誕生的弟弟妹妹其實都有要把他弄死的渴望、本能。』就是說,小朋友會覺得這個人是來競爭掉爸媽對我的愛,可是慢慢的小嬰兒出生後,小朋友被教導成他是哥哥或姊姊要愛護弟弟妹妹,他從愛裡頭得到成就感,所以克服了不想被分享的那個本能、妒嫉、排斥,那是一種學習、一種成長。可是在本能裡面對手足都是有競爭感的,這是個很自然的事。
※孩童時期的大小便訓練是跟人格形成非常有關的。這個要回到最早佛洛依德所提出的理論,小孩要開始學習控管大小便的時候,是跟榮譽感、羞恥心的養成有關。就說要讓小孩知道說亂大小便臭ㄇㄡㄇㄡ的就是自我控制不好,這些東西一出來,媽媽就得皺眉頭。
所以小孩會很容易去連結說當我身體產生這些讓大家討厭的東西出來,所以它是有恥辱感。這個東西如果訓練的好,就說用鼓勵方式,而不是用責備的方式跟小朋友說:『我們來挑戰下次你可不可以想要便便之前就先講,如果做到了被帶去廁所在正確的地方弄就被鼓勵一次。』這時小朋友就會產生一種『我可以控制我自己』的自信心。
這樣的男人長大以後比較不容易外遇。小時候被鼓勵,他相信自己可以控制身體裡的髒東西,他是有能力可以控制身體裡的髒東西,小時候沒有過度的被責備,對於身體裡面產生不好的欲望、產物(小時候是大便,長大可能是外遇的衝動、犯罪的衝動),這些都是屬於我們身體裡面不好的東西。如果在訓練小孩大小便時讓他產生自信心,這個小孩就會覺得他可以戰勝身體裡頭所有不好的欲望,他可以控制,而且控制了之後會被鼓掌、被認同。
如果說在訓練小孩大小便時太嚴格,讓小孩感到挫折感。比方說四歲,他可能某種發育上比較沒有那麼成熟,小孩子的膀胱括約肌有的成熟的比較慢,有些可能是自律神經的關係焦慮度高,父母親若感情不好或是家裡有壓力,小孩子的便尿控制會成熟的比較慢。
當小孩的便尿控制不好,大人打他時他也不懂,愈打他愈尿,因為他會覺得尿尿是個無法控制而且很可怕的事情,他愈有情緒就愈尿床,形成惡性循環之後,這個小孩內心會產生一種感覺是『我無路用啦!我不管再怎麼努力,我的身體就是那麼髒,我就是一個恥辱的東西。』所以他可能就自甘墮落。
自甘墮落後不見得他就會去做什麼壞事,可是會發現他學業上沒有克服困難的毅力,他可能每件事都很容易就放棄。
案例:有一位二十來歲的年輕女子在人際上常有問題,她的性格很拗,男朋友常常撐不了多久就換了,可是她也很挫折,但她就是軟不下來.她明明很愛男友,可是男友只要遲到一分鐘或說錯話,她就翻桌.她也很後悔,但她就是沒辦法控制。
後來分析到最後,偶然她講了小時候尿床的故事。她的爸媽很嚴厲,有一次她尿床了以後被打,打完之後她更害怕,更害怕之後她更無法控制,到了晚上之後她無法睡覺,無法睡覺以後腎臟代謝更活躍,然後尿意更強烈,可是她又不敢吵醒爸媽,所以只好繼續憋尿,最後憋到沒辦法只好尿床了。
後來一直到小學四、五年級,媽媽一直都在她的床上鋪上像塑膠袋那種材質的東西,而且只是剪一塊剛剛好可以鋪在臀部下面,然後幾年以來她都沒有睡好過,因為她都不敢移動,怕尿床的時候超出範圍會被打死。
所以她長大後到現在都還有失眠,她只要到睡覺時間就會聽到那個塑膠袋ㄒ一ㄒ一 ㄙㄨㄙㄨ的聲音。那種內在的緊張,她變成一種只要跟別人相處,別人有一點點對她神色上沒那麼滿意,她馬上會很強烈的想要反抗,因為她說她已經憋了好幾十年了,就好像憋尿憋了好幾十年的那種憤怒在心裡面。
她慢慢再去拆解當年爸媽為什麼要把她控制成這樣,她當年做為一個小孩的恐懼,她慢慢去宣洩之後,她跟人的關係也在改變,對感情、對人際的關係都在改變。
像我們自己分析自己,小時候也有很多很多的焦慮,那這個東西可能造成我們個性的一部份。
媽媽幫小孩處理大小便、換尿布,能夠讓小孩感到很強烈的母愛。那個不是說學校得到獎狀,媽媽歡歡喜喜的接受,而是說就連身體產生髒東西,媽媽也沒有怨言的接受,那種自信心在心裡面的影響是一輩子的,讓你走在正道上承受人生一切苦痛的力量非常大。
2012-07-27
2012-07-25
千萬別當雙面人家長
【內容摘自《教孩子大膽做夢:終結糖漿課堂》,作者隆.克拉克╱譯者張琇雲,時報出版】
硬幣有兩面:人頭和字,家長也是。身兼教師與校長的我,偶爾會碰到雙面人家長,他們覺得無法對我坦誠以對。當然,我很喜歡表示支持態度、討人喜歡的家長,但如果這一切只是假象,那就另當別論了。我總是對家長說,只要有任何問題、難題或擔憂,歡迎隨時來找我,他們都告訴我說一定會的。當我再見到這些家長時,他們總會緊緊摟住我說一切都很好,後來卻聽說他們其實對某件事感到不滿,我心裡不禁湧起被出賣的感覺。我是個完美主義者,如果有人不滿某件事,我會希望讓我知道,這樣雙方才有機會達成共識。我們屬於同一個團隊,如果家長可以暢所欲言的告訴別人自己不滿哪些事,我希望他們也能告訴我。
本校學生如果不寫作業,就得接受放學留校處分。有一次我處罰崔伊‧威廉斯(Trey Williams)留校,因為他忘了帶數學作業,但他母親打電話給我,說那天早上她發現崔伊把 作業忘在車上,於是把作業交給莫絲莉太太,莫絲莉太太答應代為轉交。各位,莫絲莉太太是不會做這種事的。我找莫絲莉太太問清楚,她說她已經告訴崔伊的媽媽無法代交作業,因為這是學生的責任。我約談威廉斯太太,讓她知道媽媽不能幫兒子補交作業,因此留校處罰照舊。她告訴我,她能理解,也百分之百支持我的作法。真是一位親切的家長啊。
後來我經過大廳時,莫絲莉太太問我剛才約談時發生了什麼事,我把情況告訴她,她說威廉斯太太在學生面前氣沖沖的走過大廳,嘴裡唸唸有詞的說著「愚蠢」之類的話。我跟莫絲莉太太保證,無論她在氣什麼,都跟我或剛才的約談無關,因為她表現得很親切。莫絲莉太太只是用她一貫的眼神看著我說:「沒問題就好,克拉克老師。」
隔天晚上我接到本校家長會長打來的電話,他告訴我,威廉斯太太已經聯絡其他家長,試著說服他們一起改變克拉克學園的留校政策。她還打給其他學校認識的家長,詢問別的學校如何處理家長幫孩子補交作業一事。
我感到震驚。如果她壓根就不贊成我的作法,為什麼當初要表現得好像很支持我呢?我非打電話給威廉斯太太問清楚不可。她還是表現得很親切,但我打給她的目的要質問她這件事,最後她終於承認:「我的確很生氣,但我不想告訴你,因為我擔心你會找崔伊出氣。」
這句話真是污辱到我了。如果以為教師會因為家長的行為而處罰學生,真是把教師看扁了。任何從事教育的人都知道,孩子和父母是兩回事。父母做的事要孩子受罪,是很不專業的行為。
我對威廉斯太太解釋,我絕不會因為她對學校政策不滿就遷怒崔伊,但責任歸屬與放學留校這兩件事,我確實需要她信任我的作法。我告訴她,現實生活中,她不可能永遠都在崔伊忘記作業時,衝到學校幫他補交,我們必須在崔伊小時候就教他做事要有條理、要有責任感。年紀愈小,灌輸這些觀念的效果就愈好。
雙面人家長不明白當他們在社區批評學校時,也可能傷害到自己的孩子。我曾祖母總說家醜不外揚,換句話說,家務事就應該關起門來處理,而不是大聲嚷嚷搞得左鄰右舍人盡皆知。如果家長對學校發表負面評論,很快就會一傳十、十傳百,屆時其他人也會開始用負面眼光看待這間學校和學生,久而久之受害的是學生。
我鼓勵所有家長,要讓老師或行政主管知道自己有何不滿。別因為害怕直接告訴我們,就在社區裡說長道短。學校需要家長當硬幣的正面,效法「誠實的林肯」(譯注:一美分硬幣正面為林肯頭像)。如果家長願意坦承相告,我們就能知道家長的想法,進而處理家長的需求,雙方攜手努力壯大學校,讓學校更上層樓。
全文網址: 千萬別當雙面人家長 - 成功親子術 - 親子寶貝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02642#ixzz21hIbfIrq Power By udn.com
硬幣有兩面:人頭和字,家長也是。身兼教師與校長的我,偶爾會碰到雙面人家長,他們覺得無法對我坦誠以對。當然,我很喜歡表示支持態度、討人喜歡的家長,但如果這一切只是假象,那就另當別論了。我總是對家長說,只要有任何問題、難題或擔憂,歡迎隨時來找我,他們都告訴我說一定會的。當我再見到這些家長時,他們總會緊緊摟住我說一切都很好,後來卻聽說他們其實對某件事感到不滿,我心裡不禁湧起被出賣的感覺。我是個完美主義者,如果有人不滿某件事,我會希望讓我知道,這樣雙方才有機會達成共識。我們屬於同一個團隊,如果家長可以暢所欲言的告訴別人自己不滿哪些事,我希望他們也能告訴我。
本校學生如果不寫作業,就得接受放學留校處分。有一次我處罰崔伊‧威廉斯(Trey Williams)留校,因為他忘了帶數學作業,但他母親打電話給我,說那天早上她發現崔伊把 作業忘在車上,於是把作業交給莫絲莉太太,莫絲莉太太答應代為轉交。各位,莫絲莉太太是不會做這種事的。我找莫絲莉太太問清楚,她說她已經告訴崔伊的媽媽無法代交作業,因為這是學生的責任。我約談威廉斯太太,讓她知道媽媽不能幫兒子補交作業,因此留校處罰照舊。她告訴我,她能理解,也百分之百支持我的作法。真是一位親切的家長啊。
後來我經過大廳時,莫絲莉太太問我剛才約談時發生了什麼事,我把情況告訴她,她說威廉斯太太在學生面前氣沖沖的走過大廳,嘴裡唸唸有詞的說著「愚蠢」之類的話。我跟莫絲莉太太保證,無論她在氣什麼,都跟我或剛才的約談無關,因為她表現得很親切。莫絲莉太太只是用她一貫的眼神看著我說:「沒問題就好,克拉克老師。」
隔天晚上我接到本校家長會長打來的電話,他告訴我,威廉斯太太已經聯絡其他家長,試著說服他們一起改變克拉克學園的留校政策。她還打給其他學校認識的家長,詢問別的學校如何處理家長幫孩子補交作業一事。
我感到震驚。如果她壓根就不贊成我的作法,為什麼當初要表現得好像很支持我呢?我非打電話給威廉斯太太問清楚不可。她還是表現得很親切,但我打給她的目的要質問她這件事,最後她終於承認:「我的確很生氣,但我不想告訴你,因為我擔心你會找崔伊出氣。」
這句話真是污辱到我了。如果以為教師會因為家長的行為而處罰學生,真是把教師看扁了。任何從事教育的人都知道,孩子和父母是兩回事。父母做的事要孩子受罪,是很不專業的行為。
我對威廉斯太太解釋,我絕不會因為她對學校政策不滿就遷怒崔伊,但責任歸屬與放學留校這兩件事,我確實需要她信任我的作法。我告訴她,現實生活中,她不可能永遠都在崔伊忘記作業時,衝到學校幫他補交,我們必須在崔伊小時候就教他做事要有條理、要有責任感。年紀愈小,灌輸這些觀念的效果就愈好。
雙面人家長不明白當他們在社區批評學校時,也可能傷害到自己的孩子。我曾祖母總說家醜不外揚,換句話說,家務事就應該關起門來處理,而不是大聲嚷嚷搞得左鄰右舍人盡皆知。如果家長對學校發表負面評論,很快就會一傳十、十傳百,屆時其他人也會開始用負面眼光看待這間學校和學生,久而久之受害的是學生。
我鼓勵所有家長,要讓老師或行政主管知道自己有何不滿。別因為害怕直接告訴我們,就在社區裡說長道短。學校需要家長當硬幣的正面,效法「誠實的林肯」(譯注:一美分硬幣正面為林肯頭像)。如果家長願意坦承相告,我們就能知道家長的想法,進而處理家長的需求,雙方攜手努力壯大學校,讓學校更上層樓。
全文網址: 千萬別當雙面人家長 - 成功親子術 - 親子寶貝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02642#ixzz21hIbfIrq Power By udn.com
教孩子讀書方法吧!別以為孩子天生就會
【內容摘自《教孩子大膽做夢:終結糖漿課堂》,作者隆.克拉克╱譯者張琇雲,時報出版】
幾年前我察覺到,儘管花了許多時間幫學生準備即將來臨的考試,也規勸他們每晚都要念書,但考試結果卻經常令我失望透頂。學生考不好的時候,我總難忍自責,也自問:「我到底是哪裡沒做好?」不過那次我自認已盡心盡力幫助學生準備考試,只要回家有念書,成績應該不至於太差才對。
於是我決定請學生告訴我,他們究竟是怎麼念書的,結果悽慘無比。有學生說他們只看筆記(真相:他們只是呆望著筆記),有些學生說他們把筆記整個抄過一遍(真相:他們只是一字一字、一頁一頁照抄,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另外有學生承認他們其實沒怎麼念書(真相:他們壓根就忘了有考試這回事)。
我決定應該要花一小時時間,確實教學生讀書方法。我先示範給學生看什麼叫做一次讀一頁筆記。我把一頁筆記放在實物投影機上,讓全班都看得到筆記內容,然後再和學生一起把筆記內容從頭到尾念一遍,之後請學生轉向鄰座同學,試著把剛才念過的內容盡量轉述給那位同學聽。沒想到學生用一臉我瘋了的表情看著我,說全班一起念筆記時,他們不知道還要把內容記下來。
天哪。我問他們在家「念筆記」時會做什麼,他們說就只是在「念」而已,完全不知道還要把內容背起來。對我來說,這種事不用腦子想也知道,但對孩子來說,卻不見得是如此容易理解的一件事。儘管如此,我還是要學生把記得的筆記內容轉述給同學聽。等學生講完之後,我建議這一頁大家再一起念一遍。既然這次學生已經知道要盡量把內容背下來,我想看看他們會不會進步。這一次當學生把內容轉述給同學聽時,能分享的資訊量大幅增加。
學生因此學到這種很棒的讀書方法:先把筆記念過一遍(一次一頁),再將內容轉述給家人或學伴聽。有些學生告訴我,他們找不到人陪他們念書。我告訴他們,同樣的方法也可以運用在自己身上。每讀完半頁筆記,就在白紙上寫下所有記得的重點,之後再翻回原來那一頁,看自己記得多少。如果有哪些內容遺漏了或寫得不正確,就用螢光筆標示出來,之後再反覆練習,直到所有重點都記住了、也可以在紙上正確寫出來為止。我告訴他們,每一頁筆記都要這麼做。
我還建議學生另一種讀書方法:盡量多利用顏色,用不同顏色的筆畫圖或畫重點,能幫助學生更輕鬆記憶資訊。
例如,如果讀到美國獨立革命的大小戰役,只要是同一場戰役及其後續發展,就用同一種顏色的筆寫重點。例如,只要是列星頓和康考特戰役(and ConcordBattle of Yorktown)的內容,就全部都用藍色筆寫,而約克鎮戰役()那一頁就全部用紅筆寫。當學生試著回想約克鎮戰役的內容時,只需要回想用紅筆寫的部分,而用藍筆寫的內容一律與約克鎮戰役無關。
要是學生讀到有先後順序的事件,例如莎士比亞戲劇的劇情或某位總統的生平事蹟,我會鼓勵學生把每個重要事件寫在字卡上,打亂順序之後再試著在地上或桌上排出正確順序。
這些讀書方法看似常識,對孩子來說卻不見得是那麼理所當然的事。花些時間教導孩子念書和記憶方法,是很值得做的一件事。等孩子精熟這些技巧之後,將終身受用無窮。
全文網址: 教孩子讀書方法吧!別以為孩子天生就會 - 成功親子術 - 親子寶貝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02641#ixzz21hI9kbzh Power By udn.com
幾年前我察覺到,儘管花了許多時間幫學生準備即將來臨的考試,也規勸他們每晚都要念書,但考試結果卻經常令我失望透頂。學生考不好的時候,我總難忍自責,也自問:「我到底是哪裡沒做好?」不過那次我自認已盡心盡力幫助學生準備考試,只要回家有念書,成績應該不至於太差才對。
於是我決定請學生告訴我,他們究竟是怎麼念書的,結果悽慘無比。有學生說他們只看筆記(真相:他們只是呆望著筆記),有些學生說他們把筆記整個抄過一遍(真相:他們只是一字一字、一頁一頁照抄,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另外有學生承認他們其實沒怎麼念書(真相:他們壓根就忘了有考試這回事)。
我決定應該要花一小時時間,確實教學生讀書方法。我先示範給學生看什麼叫做一次讀一頁筆記。我把一頁筆記放在實物投影機上,讓全班都看得到筆記內容,然後再和學生一起把筆記內容從頭到尾念一遍,之後請學生轉向鄰座同學,試著把剛才念過的內容盡量轉述給那位同學聽。沒想到學生用一臉我瘋了的表情看著我,說全班一起念筆記時,他們不知道還要把內容記下來。
天哪。我問他們在家「念筆記」時會做什麼,他們說就只是在「念」而已,完全不知道還要把內容背起來。對我來說,這種事不用腦子想也知道,但對孩子來說,卻不見得是如此容易理解的一件事。儘管如此,我還是要學生把記得的筆記內容轉述給同學聽。等學生講完之後,我建議這一頁大家再一起念一遍。既然這次學生已經知道要盡量把內容背下來,我想看看他們會不會進步。這一次當學生把內容轉述給同學聽時,能分享的資訊量大幅增加。
學生因此學到這種很棒的讀書方法:先把筆記念過一遍(一次一頁),再將內容轉述給家人或學伴聽。有些學生告訴我,他們找不到人陪他們念書。我告訴他們,同樣的方法也可以運用在自己身上。每讀完半頁筆記,就在白紙上寫下所有記得的重點,之後再翻回原來那一頁,看自己記得多少。如果有哪些內容遺漏了或寫得不正確,就用螢光筆標示出來,之後再反覆練習,直到所有重點都記住了、也可以在紙上正確寫出來為止。我告訴他們,每一頁筆記都要這麼做。
我還建議學生另一種讀書方法:盡量多利用顏色,用不同顏色的筆畫圖或畫重點,能幫助學生更輕鬆記憶資訊。
例如,如果讀到美國獨立革命的大小戰役,只要是同一場戰役及其後續發展,就用同一種顏色的筆寫重點。例如,只要是列星頓和康考特戰役(and ConcordBattle of Yorktown)的內容,就全部都用藍色筆寫,而約克鎮戰役()那一頁就全部用紅筆寫。當學生試著回想約克鎮戰役的內容時,只需要回想用紅筆寫的部分,而用藍筆寫的內容一律與約克鎮戰役無關。
要是學生讀到有先後順序的事件,例如莎士比亞戲劇的劇情或某位總統的生平事蹟,我會鼓勵學生把每個重要事件寫在字卡上,打亂順序之後再試著在地上或桌上排出正確順序。
這些讀書方法看似常識,對孩子來說卻不見得是那麼理所當然的事。花些時間教導孩子念書和記憶方法,是很值得做的一件事。等孩子精熟這些技巧之後,將終身受用無窮。
全文網址: 教孩子讀書方法吧!別以為孩子天生就會 - 成功親子術 - 親子寶貝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02641#ixzz21hI9kbzh Power By udn.com
六個習慣 讓孩子打起幹勁做事
【內容摘自《教孩子最重要的事:每天5分鐘 養成自動自發一生受用的好習慣》,作者今村曉/譯者伊之文,三采文化出版】
要增加「振奮因素」,提升孩子的拚勁,有六個要點。現在立刻來看看吧!
1. 累積小小的成就
感期中考成績進步時,學生們將會明白,照老師所說的做,會得出好的結果。 這種微小的成就感日積月累,會使他們更有幹勁唸書。所以我會頻繁舉行小考,讓孩子們因拿到好成績,而獲得小小的成就感。
2. 認同孩子的努力
無論大人或小孩,當自己的努力受到他人認同,都會感到開心,也會有心想要再多加把勁,然而,卻有許多父母反其道而行。假設過去都只考三○分的孩子,在這次考試拿到了五○分,爸媽卻責罵為什麼沒考八○分,導致孩子的幹勁在一瞬間消失無蹤。當孩子已經盡力時,無論如何都先肯定他的付出吧!
3. 構築良好的親子信賴關係
對爸媽有信任感,孩子才能努力奮鬥。所以,不僅是孩子的成績,他的交友關係和興趣,也都是父母親必須留意,並和孩子討論的話題。維持良好的親子溝通,也是激發出幹勁的重要因素。
4. 讓孩子抱有責任感
孩子是否抱著「我現在是考生,不能不努力」的責任感,會大大影響孩子的幹勁。不斷把考生的義務告訴孩子是很重要的。
5. 做出成果後,給予孩子報酬
就像升遷與加薪是大人的動機成因一樣,在孩子拿出成果時給予獎賞,他的幹勁就會提升。只依賴金錢有點不妥,但給孩子稍多的零用錢也無妨,帶孩子一起出去逛逛也很好。總之,請您提供一些會讓孩子開心的獎賞。
6. 讓孩子實際感受到自己的成長
一旦感覺到自己的能力變強了,任何人都會湧起幹勁。重要的是,要讓孩子時時刻刻相信自己成長的可能性。「不管你怎麼做,成績都沒有進步耶」這種話,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可以對孩子說。
不是命令孩子去做,而是讓孩子出於自己的意志想要去做,教學效果才會特別卓著。
基於這個原因,我們的補教團隊,總是一面檢視這六個要點,一面教導孩子們。
當各位家長覺得孩子最近越來越缺乏幹勁時,請檢查這六個要點,確認有沒有哪個地方疏忽了。此外,也請您盡可能帶給孩子許多「振奮因素」,這樣他一定會更有拚勁。
全文網址: 六個習慣 讓孩子打起幹勁做事 - 成功親子術 - 親子寶貝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03578#ixzz21hHdd74r Power By udn.com
要增加「振奮因素」,提升孩子的拚勁,有六個要點。現在立刻來看看吧!
1. 累積小小的成就
感期中考成績進步時,學生們將會明白,照老師所說的做,會得出好的結果。 這種微小的成就感日積月累,會使他們更有幹勁唸書。所以我會頻繁舉行小考,讓孩子們因拿到好成績,而獲得小小的成就感。
2. 認同孩子的努力
無論大人或小孩,當自己的努力受到他人認同,都會感到開心,也會有心想要再多加把勁,然而,卻有許多父母反其道而行。假設過去都只考三○分的孩子,在這次考試拿到了五○分,爸媽卻責罵為什麼沒考八○分,導致孩子的幹勁在一瞬間消失無蹤。當孩子已經盡力時,無論如何都先肯定他的付出吧!
3. 構築良好的親子信賴關係
對爸媽有信任感,孩子才能努力奮鬥。所以,不僅是孩子的成績,他的交友關係和興趣,也都是父母親必須留意,並和孩子討論的話題。維持良好的親子溝通,也是激發出幹勁的重要因素。
4. 讓孩子抱有責任感
孩子是否抱著「我現在是考生,不能不努力」的責任感,會大大影響孩子的幹勁。不斷把考生的義務告訴孩子是很重要的。
5. 做出成果後,給予孩子報酬
就像升遷與加薪是大人的動機成因一樣,在孩子拿出成果時給予獎賞,他的幹勁就會提升。只依賴金錢有點不妥,但給孩子稍多的零用錢也無妨,帶孩子一起出去逛逛也很好。總之,請您提供一些會讓孩子開心的獎賞。
6. 讓孩子實際感受到自己的成長
一旦感覺到自己的能力變強了,任何人都會湧起幹勁。重要的是,要讓孩子時時刻刻相信自己成長的可能性。「不管你怎麼做,成績都沒有進步耶」這種話,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可以對孩子說。
不是命令孩子去做,而是讓孩子出於自己的意志想要去做,教學效果才會特別卓著。
基於這個原因,我們的補教團隊,總是一面檢視這六個要點,一面教導孩子們。
當各位家長覺得孩子最近越來越缺乏幹勁時,請檢查這六個要點,確認有沒有哪個地方疏忽了。此外,也請您盡可能帶給孩子許多「振奮因素」,這樣他一定會更有拚勁。
全文網址: 六個習慣 讓孩子打起幹勁做事 - 成功親子術 - 親子寶貝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03578#ixzz21hHdd74r Power By udn.com
三件重要事情 養成孩子自立的心
【內容摘自《教孩子最重要的事:每天5分鐘 養成自動自發一生受用的好習慣》,作者今村曉/譯者伊之文,三采文化出版】
不同的孩子,集中精神的「標準規範」也不一樣
要讓孩子集中精神時,有件事情必須注意:不同的孩子,集中精神的「標準規範」也不一樣。對於四處走來走去的孩子、姿勢懶散的孩子,以及和旁人聊個不停的孩子而言,讓他們集中精神的「標準規範」,分別是好好坐在椅子上、挺直腰桿坐好,以及不要和任何人講話。
來學園上課的K,讓他專心的「標準規範」是「不要去廁所」。只要一開始上課,K馬上會說肚子痛要去廁所而離席,這一離開,二十分鐘內不會回來。這樣的狀況在課堂上多達兩、三次。
也就是說,廁所對K而言是一種逃避的地方,說肚子痛只不過是藉口而已。當他碰到討厭的事,或是對讀書感到厭煩,就會逃進廁所。寫到這裡,真的會讓人對他留下特殊印象,但除了K之外,還有不少孩子也會這樣做。不用說,這種孩子的成績當然不會進步了。
於是,我決定指導K「不要去廁所」。我先對他說:「每三十分鐘就去一次廁所,這樣不是無法專心唸書嗎?」又問:「這樣一來,集中精神是指什麼樣的型態?」他回答:「不要去廁所。」我要他和我約定,把「不要去廁所」作為今天的目標。當然了,他不可能一約好就馬上遵守,剛開始時,他照樣在上課時間去了好幾次廁所。
不過最重要的是,一天結束時要為他確認目標的達成進度,像是「今天去了三次」或「今天只去了一次」等等,以激起孩子的幹勁。有一天,K終於一次也沒有離席,乖乖聽完了課。
表/三采文化提供 或許會有人覺得:「這不是理所當然的嗎?」但對K而言卻是一大壯舉。對於他達成目標這件事,我們也大大稱讚他做得很好,而這將會促使K再度成長。
若把「達成目標」視為天經地義,不僅是K,換做其他孩子也絕對不會成長。
當K達成「不去廁所」這個目標後,我對他說:「把再也不去廁所這件事視為理所當然,這一次朝下個階段邁進吧!」聽我這麼說,K連眼神都變了。過去很少受到稱讚的他,獲得了老師的高度評價。還有,或許可以說,由於我要他挑戰更高的目標,他的內心會逐漸萌生幹勁也是理所當然的。現在,K不但不會逃往廁所,還能全心全意聽課。總而言之,一旦學會讓自己專注的「標準規範」,之後就好辦了。
唸書不專心的孩子不曉得「集中精神」是怎麼回事,即使罵他們「認真一點!靜下心來做事」,也完全不會奏效。與其這樣,更重要的是具體明示讓孩子專注的「標準規範」,換句話說,就是讓孩子對「成功的標準規範」有個概念。當孩子理解「這樣做就會受到稱讚」,自然就會接受「標準規範」了。
全文網址: 三件重要事情 養成孩子自立的心 - 成功親子術 - 親子寶貝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03572#ixzz21hGdAzRW Power By udn.com
不同的孩子,集中精神的「標準規範」也不一樣
要讓孩子集中精神時,有件事情必須注意:不同的孩子,集中精神的「標準規範」也不一樣。對於四處走來走去的孩子、姿勢懶散的孩子,以及和旁人聊個不停的孩子而言,讓他們集中精神的「標準規範」,分別是好好坐在椅子上、挺直腰桿坐好,以及不要和任何人講話。
來學園上課的K,讓他專心的「標準規範」是「不要去廁所」。只要一開始上課,K馬上會說肚子痛要去廁所而離席,這一離開,二十分鐘內不會回來。這樣的狀況在課堂上多達兩、三次。
也就是說,廁所對K而言是一種逃避的地方,說肚子痛只不過是藉口而已。當他碰到討厭的事,或是對讀書感到厭煩,就會逃進廁所。寫到這裡,真的會讓人對他留下特殊印象,但除了K之外,還有不少孩子也會這樣做。不用說,這種孩子的成績當然不會進步了。
於是,我決定指導K「不要去廁所」。我先對他說:「每三十分鐘就去一次廁所,這樣不是無法專心唸書嗎?」又問:「這樣一來,集中精神是指什麼樣的型態?」他回答:「不要去廁所。」我要他和我約定,把「不要去廁所」作為今天的目標。當然了,他不可能一約好就馬上遵守,剛開始時,他照樣在上課時間去了好幾次廁所。
不過最重要的是,一天結束時要為他確認目標的達成進度,像是「今天去了三次」或「今天只去了一次」等等,以激起孩子的幹勁。有一天,K終於一次也沒有離席,乖乖聽完了課。
表/三采文化提供 或許會有人覺得:「這不是理所當然的嗎?」但對K而言卻是一大壯舉。對於他達成目標這件事,我們也大大稱讚他做得很好,而這將會促使K再度成長。
若把「達成目標」視為天經地義,不僅是K,換做其他孩子也絕對不會成長。
當K達成「不去廁所」這個目標後,我對他說:「把再也不去廁所這件事視為理所當然,這一次朝下個階段邁進吧!」聽我這麼說,K連眼神都變了。過去很少受到稱讚的他,獲得了老師的高度評價。還有,或許可以說,由於我要他挑戰更高的目標,他的內心會逐漸萌生幹勁也是理所當然的。現在,K不但不會逃往廁所,還能全心全意聽課。總而言之,一旦學會讓自己專注的「標準規範」,之後就好辦了。
唸書不專心的孩子不曉得「集中精神」是怎麼回事,即使罵他們「認真一點!靜下心來做事」,也完全不會奏效。與其這樣,更重要的是具體明示讓孩子專注的「標準規範」,換句話說,就是讓孩子對「成功的標準規範」有個概念。當孩子理解「這樣做就會受到稱讚」,自然就會接受「標準規範」了。
全文網址: 三件重要事情 養成孩子自立的心 - 成功親子術 - 親子寶貝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03572#ixzz21hGdAzRW Power By udn.com
讓「後果」教小孩 他將成長更快
【內容摘自《小魚媽、海馬爸創意玩教養:異國家庭教出活潑自信好孩子》,作者姜小魚,大好書屋出版】
在教養小小魚的時候,我試了很多種方法,其中,對於十七世紀法國思想家、教育家盧梭所提出的「自然後果法」,特別情有獨鍾。
遵行盧梭的「自然後果法」
盧梭所謂的「自然後果法」,意思是,當孩子犯錯、有過失時,與其給予人為的懲罰,不如讓孩子在錯誤所造成的直接後果中,去體驗不快、痛苦;讓孩子體會自己所造成的自然後果,從後果中學習,然後改進。
我和海馬爸在與小小魚溝通時,總會先清楚「劃線」,訂下規範;然後彼此「溝通」,達成默契,最後,放手讓孩子去做。如果孩子犯了錯,那麼,「後果」自然接踵而來。試了幾次之後,小小魚便了解遵守規定的重要,以及做一件事會產生的預期效應與後果。
拿小小魚的玩具來說,我們先跟孩子訂下規範:我和海馬爸會告訴他們珍惜玩具的方法、哪些行為可能會造成玩具的損害,以及如果不珍惜玩具,導致玩具壞掉的「自然後果」──沒有玩具可以玩!因為爸爸媽媽不會買新的!這就是小魚家的規定。
有一次,小魚齊在聖誕節收到了一整組賽車玩具,他很喜歡那些小賽車,經常將它們帶出跑道外,到處推著玩。我們一開始就跟小魚齊說:「這些賽車是專門設計放在軌道上行進的,要將它放在對的地方。如果壞掉的話,是不會有新的!」
所以,當我們看到小魚齊把賽車放到石子路上玩,或是讓賽車從桌子上飛躍到地面,我們會再次提醒他可能會發生的事,以及因為自己過失而造成玩具毀壞,是不會買新玩具來替代。說完之後,讓孩子自己決定要不要繼續這個動作。
話說回來,有時讓孩子自己決定,也是一種判斷思考的訓練,畢竟未來也的確如此,當人生中所有選項都攤在孩子面前時,孩子能否從小就作出對自己最好的決定,或就自己的立場作出不一樣的判斷,這些能力都是需要從小培養起。
當然,勇於挑戰父母權威、喜歡有自己主見、喜歡自己嘗試的小魚齊,最後還是決定讓他的賽車奔馳在原野、田埂之間,作一台越野賽車……當有一天,小魚齊跑來找我,告訴我,他的賽車放在軌道上不會動的時候,我就知道,「自然後果」產生了,挑戰小魚家規範的時刻來臨了!
因應孩子的迂迴戰術
美國有一句流傳的俗諺:「You have to stand for something or you'll fall for anything.」(你必須站在一個立足點,不然你會隨時倒下。)
當小孩企圖開始挖父母立足點的牆腳時,我們要就此倒下?還是站得更穩?之前提到,小魚齊不是很小心照料他的賽車,果然,有一天,當他把賽車放在軌道上時,發現賽車沒辦法很平順地前進。
於是,小魚齊拿著賽車來請我出原因。首先,我佯裝成「汔車總動員」卡通裡的車輛維修師一般,專業地檢查了小魚齊的賽車;接著,我告訴他,是因為賽車長期越野操勞,導致它的輪子不平滑、凹凹凸凸的,難怪放在軌道上跑不動!
當聽完我的診斷之後,小魚齊鬼靈精怪地轉了轉眼睛,然後以十五度仰角,傾著頭、帶著「鞋貓」般無辜的表情看著我,再用極其裝可愛的語調說:「媽咪!那我要怎麼辦呢?這樣我就沒有車子可以放在軌道上了?」(不會直接要求買新的,果然是懂得迂迴戰術的小孩……)「不怎麼樣!」我拍了拍自己的褲子、準備起身!
「媽咪∼∼那,我可以買新的嗎?」小魚齊的眼睛眨呀眨……「當然不行啦!」開玩笑,當你媽那麼久了,我早就對你的可愛免疫啦!
「不要啦∼我不是故意的!下次我一定會小心的!」小魚齊拉拉我的衣角,企圖翻案。
「我已經提醒過你了,你也告訴我,你聽到了,這算是一個It's a done deal!(已經成立的合約!)而且你很清楚我們家的規定!」真是「盧」錯人了,我金牛座堅定意志加上客家婦女勤儉持家的天性,怎麼可能浪費錢在你身上!
「哇~~~~」小魚齊開始耍賴……
「希望你今天可以學到一課,這是很珍貴的一課!」我蹲下身,讓自己的臉與小魚齊平高,然後眼神堅定地看著他,雙手將小魚齊擁入懷中,輕輕地安慰…
從此以後,我發現,小魚齊對於自己的玩具,以及我們的建議,都會慎重地思考、評估。在使用玩具時,也比較小心愛護了!
全文網址: 讓「後果」教小孩 他將成長更快 - 成功親子術 - 親子寶貝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03838#ixzz21hFvSfOI Power By udn.com
遵行盧梭的「自然後果法」
盧梭所謂的「自然後果法」,意思是,當孩子犯錯、有過失時,與其給予人為的懲罰,不如讓孩子在錯誤所造成的直接後果中,去體驗不快、痛苦;讓孩子體會自己所造成的自然後果,從後果中學習,然後改進。
我和海馬爸在與小小魚溝通時,總會先清楚「劃線」,訂下規範;然後彼此「溝通」,達成默契,最後,放手讓孩子去做。如果孩子犯了錯,那麼,「後果」自然接踵而來。試了幾次之後,小小魚便了解遵守規定的重要,以及做一件事會產生的預期效應與後果。
拿小小魚的玩具來說,我們先跟孩子訂下規範:我和海馬爸會告訴他們珍惜玩具的方法、哪些行為可能會造成玩具的損害,以及如果不珍惜玩具,導致玩具壞掉的「自然後果」──沒有玩具可以玩!因為爸爸媽媽不會買新的!這就是小魚家的規定。
有一次,小魚齊在聖誕節收到了一整組賽車玩具,他很喜歡那些小賽車,經常將它們帶出跑道外,到處推著玩。我們一開始就跟小魚齊說:「這些賽車是專門設計放在軌道上行進的,要將它放在對的地方。如果壞掉的話,是不會有新的!」
所以,當我們看到小魚齊把賽車放到石子路上玩,或是讓賽車從桌子上飛躍到地面,我們會再次提醒他可能會發生的事,以及因為自己過失而造成玩具毀壞,是不會買新玩具來替代。說完之後,讓孩子自己決定要不要繼續這個動作。
話說回來,有時讓孩子自己決定,也是一種判斷思考的訓練,畢竟未來也的確如此,當人生中所有選項都攤在孩子面前時,孩子能否從小就作出對自己最好的決定,或就自己的立場作出不一樣的判斷,這些能力都是需要從小培養起。
當然,勇於挑戰父母權威、喜歡有自己主見、喜歡自己嘗試的小魚齊,最後還是決定讓他的賽車奔馳在原野、田埂之間,作一台越野賽車……當有一天,小魚齊跑來找我,告訴我,他的賽車放在軌道上不會動的時候,我就知道,「自然後果」產生了,挑戰小魚家規範的時刻來臨了!
因應孩子的迂迴戰術
美國有一句流傳的俗諺:「You have to stand for something or you'll fall for anything.」(你必須站在一個立足點,不然你會隨時倒下。)
當小孩企圖開始挖父母立足點的牆腳時,我們要就此倒下?還是站得更穩?之前提到,小魚齊不是很小心照料他的賽車,果然,有一天,當他把賽車放在軌道上時,發現賽車沒辦法很平順地前進。
於是,小魚齊拿著賽車來請我出原因。首先,我佯裝成「汔車總動員」卡通裡的車輛維修師一般,專業地檢查了小魚齊的賽車;接著,我告訴他,是因為賽車長期越野操勞,導致它的輪子不平滑、凹凹凸凸的,難怪放在軌道上跑不動!
當聽完我的診斷之後,小魚齊鬼靈精怪地轉了轉眼睛,然後以十五度仰角,傾著頭、帶著「鞋貓」般無辜的表情看著我,再用極其裝可愛的語調說:「媽咪!那我要怎麼辦呢?這樣我就沒有車子可以放在軌道上了?」(不會直接要求買新的,果然是懂得迂迴戰術的小孩……)「不怎麼樣!」我拍了拍自己的褲子、準備起身!
「媽咪∼∼那,我可以買新的嗎?」小魚齊的眼睛眨呀眨……「當然不行啦!」開玩笑,當你媽那麼久了,我早就對你的可愛免疫啦!
「不要啦∼我不是故意的!下次我一定會小心的!」小魚齊拉拉我的衣角,企圖翻案。
「我已經提醒過你了,你也告訴我,你聽到了,這算是一個It's a done deal!(已經成立的合約!)而且你很清楚我們家的規定!」真是「盧」錯人了,我金牛座堅定意志加上客家婦女勤儉持家的天性,怎麼可能浪費錢在你身上!
「哇~~~~」小魚齊開始耍賴……
「希望你今天可以學到一課,這是很珍貴的一課!」我蹲下身,讓自己的臉與小魚齊平高,然後眼神堅定地看著他,雙手將小魚齊擁入懷中,輕輕地安慰…
從此以後,我發現,小魚齊對於自己的玩具,以及我們的建議,都會慎重地思考、評估。在使用玩具時,也比較小心愛護了!
全文網址: 讓「後果」教小孩 他將成長更快 - 成功親子術 - 親子寶貝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03838#ixzz21hFvSfOI Power By udn.com
無條件的相信、肯定 教出天生好孩子
【內容摘自《現在最幸福--少年阿嬤的生命禮物》,作者曹宇&夏瑞紅,時報出版】
在我未學真理以前,對兒女說話都是用命令式的,而且幾乎每句話前面都有一句「快點、快點」,現在回想起來,真是對不起孩子,太不應該了!
多年前我旅行日本,在東京讀到一則新聞,是一名學生用鐵鎚殺死親手扶養他長大的祖母。警察問他為什麼這麼做,他說,從小祖母就天天催他快快快,他非常痛恨那種感覺,大約兩三年前就想殺死討厭的祖母了,那天祖母又催他快點這樣那樣,他煩到一時抓狂,直到被捕時仍毫無悔意。當時我想,可真僥倖啊,我的孩子沒殺我。
除心急催促外,打罵也可以說是華人教育的「主流」,然而這些負面言行都會傷害孩子。
有個孩子從小被打罵,媽媽還說他長大肯定沒出息,頂多不過是作賊的材料。他十九歲那年有一天,突然心生一念:「既然媽媽說我是作賊的料,我何不試一次看看?」他真的到店裡偷了一樣東西,而且輕鬆到手,一點也沒露出破綻,這讓他信心大增,決定再偷第二次。只是,第二次就被抓了。警察說以他的家世背景,實在不可能淪為小偷,但他竟略帶得意地表示:「媽媽說我都不聽話,其實我都聽了,長大就作賊給她看!」
有個爸爸自己沒讀什麼書,但一心寄望孩子受高等教育,從小對孩子的功課非常嚴格,還常把一句話掛在嘴邊:「我小時候窮沒讀書,現在給你好環境,只要你用功讀書,如果你不知上進,那就白費爸爸的苦心,將來也沒前途。」那孩子在高中前,功課算不錯,但到高二,整個人都走樣了,時常逃學又觸犯校規,最後慘遭退學。爸爸震驚絕望,六神無主,孩子還說得很酷:「那種學校不唸也罷!」
爸爸向生長之家求援,經講師們諄諄開導,他悔悟自己過去從不曾認定並讚美孩子本身的優點,只想按自己的意思捏塑孩子,不禁懺悔流淚。這時正好孩子進門,爸爸脫口跟孩子道歉:「對不起,都是爸爸不好,不知道尊重你,爸爸錯了!」孩子一聽愣住了,等回過神,便忍不住哭起來。那之後,兒子的行為慢慢回復正軌,父子間的溝通也更親密。
一般都以為學習成績不好、行為偏差的孩子,多半是父母不注重教育,其實未必。有些父母非常認真,恨不得二十四小時緊迫盯人,只是,結果卻適得其反,還毀了親子關係。這些父母的共通性,可說是和孩子不調和,也沒有真心對孩子抱持光明希望與祝福。
相反的,許多傑出孩子的父母常說:「是他自己努力,我也沒做什麼。」沒做什麼是因為對孩子有信心,相信孩子能自己負起責任。光自覺是個讓父母能放心、放手的孩子,孩子就已經收到無比的勇氣和祝福。
生長之家生命的教育簡單來說就是幫助孩子開發生命實相。以無條件的相信、支持,不斷的肯定、讚美,教出天生的好孩子。
全文網址: 無條件的相信、肯定 教出天生好孩子 - 成功親子術 - 親子寶貝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95985#ixzz21hFD7cuH Power By udn.com
在我未學真理以前,對兒女說話都是用命令式的,而且幾乎每句話前面都有一句「快點、快點」,現在回想起來,真是對不起孩子,太不應該了!
多年前我旅行日本,在東京讀到一則新聞,是一名學生用鐵鎚殺死親手扶養他長大的祖母。警察問他為什麼這麼做,他說,從小祖母就天天催他快快快,他非常痛恨那種感覺,大約兩三年前就想殺死討厭的祖母了,那天祖母又催他快點這樣那樣,他煩到一時抓狂,直到被捕時仍毫無悔意。當時我想,可真僥倖啊,我的孩子沒殺我。
除心急催促外,打罵也可以說是華人教育的「主流」,然而這些負面言行都會傷害孩子。
有個孩子從小被打罵,媽媽還說他長大肯定沒出息,頂多不過是作賊的材料。他十九歲那年有一天,突然心生一念:「既然媽媽說我是作賊的料,我何不試一次看看?」他真的到店裡偷了一樣東西,而且輕鬆到手,一點也沒露出破綻,這讓他信心大增,決定再偷第二次。只是,第二次就被抓了。警察說以他的家世背景,實在不可能淪為小偷,但他竟略帶得意地表示:「媽媽說我都不聽話,其實我都聽了,長大就作賊給她看!」
有個爸爸自己沒讀什麼書,但一心寄望孩子受高等教育,從小對孩子的功課非常嚴格,還常把一句話掛在嘴邊:「我小時候窮沒讀書,現在給你好環境,只要你用功讀書,如果你不知上進,那就白費爸爸的苦心,將來也沒前途。」那孩子在高中前,功課算不錯,但到高二,整個人都走樣了,時常逃學又觸犯校規,最後慘遭退學。爸爸震驚絕望,六神無主,孩子還說得很酷:「那種學校不唸也罷!」
爸爸向生長之家求援,經講師們諄諄開導,他悔悟自己過去從不曾認定並讚美孩子本身的優點,只想按自己的意思捏塑孩子,不禁懺悔流淚。這時正好孩子進門,爸爸脫口跟孩子道歉:「對不起,都是爸爸不好,不知道尊重你,爸爸錯了!」孩子一聽愣住了,等回過神,便忍不住哭起來。那之後,兒子的行為慢慢回復正軌,父子間的溝通也更親密。
一般都以為學習成績不好、行為偏差的孩子,多半是父母不注重教育,其實未必。有些父母非常認真,恨不得二十四小時緊迫盯人,只是,結果卻適得其反,還毀了親子關係。這些父母的共通性,可說是和孩子不調和,也沒有真心對孩子抱持光明希望與祝福。
相反的,許多傑出孩子的父母常說:「是他自己努力,我也沒做什麼。」沒做什麼是因為對孩子有信心,相信孩子能自己負起責任。光自覺是個讓父母能放心、放手的孩子,孩子就已經收到無比的勇氣和祝福。
生長之家生命的教育簡單來說就是幫助孩子開發生命實相。以無條件的相信、支持,不斷的肯定、讚美,教出天生的好孩子。
全文網址: 無條件的相信、肯定 教出天生好孩子 - 成功親子術 - 親子寶貝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95985#ixzz21hFD7cuH Power By udn.com
延遲滿足:孩子學會忍耐與珍惜
【聯合報╱記者黃文彥/專題報導】
棉花糖就放在一群4歲大的孩子眼前,如果可以忍耐15分鐘不偷吃,將可獲得另外1顆棉花糖作獎賞。那麼,到底吃或不吃?這是史丹佛大學著名的心理實驗,說明「延遲滿足」理論。
實驗發現,無法克制衝動,馬上把棉花糖吃下肚的孩子,長大後課業差,人際關係也不佳;反之,忍耐15分鐘的孩子,課業表現和人際關係通常比較好。這個實驗結果被廣泛運用到各領域,專欄作家波薩達(Joachim de Posada)還寫一本暢銷書,推廣先別急著吃棉花糖。
長期以來,心理學家一直認為智商才是影響成功的決定因素,這個實驗顛覆這項假設,結果證實,就算是最聰明的孩子,沒有自制能力,後天情緒也會摧毀先天智商。
從醫學角度來看,人類情緒受到腦中多巴胺控制,一旦多巴胺分泌失調,情緒就會起伏不受控制。幸好,多巴胺分泌是可以訓練的。
台安醫院身心醫學暨精神科醫師許正典說,大腦有學習功能,透過後天教育,大腦也會記得如何控制情緒;國泰醫院精神科醫師何俊憲也說,人類與動物最大的不同,就是人類掌管理性的前額葉比較發達。
先別急著吃棉花糖,是一種「延遲滿足」理論。許正典說,任何事情沒有不勞而獲,延遲滿足就是讓孩子知道,成功也需要犧牲、付出。
邊際效用遞減,是最普通的經濟學道理,當孩子的願望得來全不費工夫,不僅養大孩子胃口,也讓他學不會珍惜。
棉花糖就在眼前,選擇不吃的孩子,展現自我要求、展望未來、克服欲望及珍惜所有的性格,這些性格正是成功的特質;忍人所不能忍,成功機率當然大增。
這個棉花糖實驗還有後續。波薩達在拉丁美洲如法炮製,發現有位小女孩把棉花糖中間全吃光,但外表卻完整保留,企圖蒙混,再獲得一顆棉花糖。波薩達說,這個聰明的小女孩未來很有機會成功,但她需要後天教養與監督。
全文網址: 延遲滿足 孩子學會忍耐與珍惜 - 成功親子術 - 親子寶貝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03972#ixzz21hEbanhU Power By udn.com
棉花糖就放在一群4歲大的孩子眼前,如果可以忍耐15分鐘不偷吃,將可獲得另外1顆棉花糖作獎賞。那麼,到底吃或不吃?這是史丹佛大學著名的心理實驗,說明「延遲滿足」理論。
實驗發現,無法克制衝動,馬上把棉花糖吃下肚的孩子,長大後課業差,人際關係也不佳;反之,忍耐15分鐘的孩子,課業表現和人際關係通常比較好。這個實驗結果被廣泛運用到各領域,專欄作家波薩達(Joachim de Posada)還寫一本暢銷書,推廣先別急著吃棉花糖。
長期以來,心理學家一直認為智商才是影響成功的決定因素,這個實驗顛覆這項假設,結果證實,就算是最聰明的孩子,沒有自制能力,後天情緒也會摧毀先天智商。
從醫學角度來看,人類情緒受到腦中多巴胺控制,一旦多巴胺分泌失調,情緒就會起伏不受控制。幸好,多巴胺分泌是可以訓練的。
台安醫院身心醫學暨精神科醫師許正典說,大腦有學習功能,透過後天教育,大腦也會記得如何控制情緒;國泰醫院精神科醫師何俊憲也說,人類與動物最大的不同,就是人類掌管理性的前額葉比較發達。
先別急著吃棉花糖,是一種「延遲滿足」理論。許正典說,任何事情沒有不勞而獲,延遲滿足就是讓孩子知道,成功也需要犧牲、付出。
邊際效用遞減,是最普通的經濟學道理,當孩子的願望得來全不費工夫,不僅養大孩子胃口,也讓他學不會珍惜。
棉花糖就在眼前,選擇不吃的孩子,展現自我要求、展望未來、克服欲望及珍惜所有的性格,這些性格正是成功的特質;忍人所不能忍,成功機率當然大增。
這個棉花糖實驗還有後續。波薩達在拉丁美洲如法炮製,發現有位小女孩把棉花糖中間全吃光,但外表卻完整保留,企圖蒙混,再獲得一顆棉花糖。波薩達說,這個聰明的小女孩未來很有機會成功,但她需要後天教養與監督。
全文網址: 延遲滿足 孩子學會忍耐與珍惜 - 成功親子術 - 親子寶貝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03972#ixzz21hEbanhU Power By udn.com
馴兒首部曲:劃界線
【內容摘自《小魚媽、海馬爸創意玩教養:異國家庭教出活潑自信好孩子》,作者姜小魚,大好書屋出版】
大部分的父母都希望教養可以很輕鬆、希望帶孩子不要太累,可以小孩開心、自己也開心!只要孩子安全,做父母的,其實不太會去管孩子喜歡玩什麼、喜歡做什麼!
好比說,爸媽帶孩子在公園裡玩,當下,爸媽知道孩子在這個劃圈出來的區域是安全的,就輕輕鬆鬆地坐在旁邊的椅子上,享受樹蔭的清涼和孩子的歡笑聲,這時,多半不太去管孩子是玩盪鞦韆、溜滑梯、還是搖搖馬!而孩子也知道,只要在公園裡玩,爸媽就會放手讓自己選擇玩些什麼!
但問題就出在,很多時候,父母沒有將這個孩子玩樂、生活的場域「劃線」得很好,讓孩子在面對事情、提出要求時,不懂得拿捏分寸!
想像我們的孩子是一匹馬,我們將這匹喜歡在大自然中奔跑、遊戲的馬,放進一座森林,讓他盡情地在其中奔跑、休憩……
有一天,我們突然發現,這匹馬兒跨過了森林區域,在別人的土地上奔跑、玩耍。這時,我們開始擔心,鄰人會不會因為怕自己的作物受到破壞,而拿出槍來對付我們如此愛護的馬兒!於是,我們抓來馬兒,拍拍他的頭,指指自己的森林,要他回去。然而,他不理會我們的提醒,一樣直衝而去……
之後,我們不忍心地拿出鞭子,雖然百般不願意,但是為了馬兒好,還是抽了一下鞭子,希望這樣可以阻止他行動。馬兒痛苦地發出嘶嘶的叫聲,不敢置信地瞪大了眼睛!
然而,事情一樣沒有改變,馬兒依舊狂奔亂闖……為此,我們去買了柵欄,將自己的森林區域圍起來,希望這樣可以阻止馬兒越界。這下,原本自在奔放的馬兒,看了看柵欄,開始用腳踢它、用頭頂它,用盡各種方式破壞這個絆住他自由的柵欄。
於是,我們將柵欄架得更高,甚至慢慢地綑上鐵絲,最後,我們甚至在鐵絲上通電,用盡一切方法,為的,就是阻止馬兒越界的行為。
然而,馬兒不懂的是,原本大大的區域,為什麼突然之間變小了!原本可以自由來去的自己,為什麼現在變得如此不自由!
問題出在哪裡?問題出在這個主人,一開始就將訓練區域的順序搞錯了!
面對孩子時也一樣,很多時候,父母沒有將區域「劃線」好,一開始給予孩子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空間,慢慢地,父母發現孩子做了不當的行為,於是開始限制他、給予口頭警告、威脅、處罰,最後換來的,是自己的怒氣和孩子的不諒解。
如果我們一開始,就「劃線」清楚;劃出一個父母、小孩都可以接受的區域,並在區域內制定規範,讓孩子知道可以在這樣的區域裡自在地玩耍,只要遵照之前一起訂定的規範,就可以很安全、很快樂地玩耍,當然,也不會惹來爸爸媽媽生氣!
全文網址: 馴兒首部曲:劃界線 - 成功親子術 - 親子寶貝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03833#ixzz21hDqPetT Power By udn.com
好比說,爸媽帶孩子在公園裡玩,當下,爸媽知道孩子在這個劃圈出來的區域是安全的,就輕輕鬆鬆地坐在旁邊的椅子上,享受樹蔭的清涼和孩子的歡笑聲,這時,多半不太去管孩子是玩盪鞦韆、溜滑梯、還是搖搖馬!而孩子也知道,只要在公園裡玩,爸媽就會放手讓自己選擇玩些什麼!
但問題就出在,很多時候,父母沒有將這個孩子玩樂、生活的場域「劃線」得很好,讓孩子在面對事情、提出要求時,不懂得拿捏分寸!
想像我們的孩子是一匹馬,我們將這匹喜歡在大自然中奔跑、遊戲的馬,放進一座森林,讓他盡情地在其中奔跑、休憩……
有一天,我們突然發現,這匹馬兒跨過了森林區域,在別人的土地上奔跑、玩耍。這時,我們開始擔心,鄰人會不會因為怕自己的作物受到破壞,而拿出槍來對付我們如此愛護的馬兒!於是,我們抓來馬兒,拍拍他的頭,指指自己的森林,要他回去。然而,他不理會我們的提醒,一樣直衝而去……
之後,我們不忍心地拿出鞭子,雖然百般不願意,但是為了馬兒好,還是抽了一下鞭子,希望這樣可以阻止他行動。馬兒痛苦地發出嘶嘶的叫聲,不敢置信地瞪大了眼睛!
然而,事情一樣沒有改變,馬兒依舊狂奔亂闖……為此,我們去買了柵欄,將自己的森林區域圍起來,希望這樣可以阻止馬兒越界。這下,原本自在奔放的馬兒,看了看柵欄,開始用腳踢它、用頭頂它,用盡各種方式破壞這個絆住他自由的柵欄。
於是,我們將柵欄架得更高,甚至慢慢地綑上鐵絲,最後,我們甚至在鐵絲上通電,用盡一切方法,為的,就是阻止馬兒越界的行為。
然而,馬兒不懂的是,原本大大的區域,為什麼突然之間變小了!原本可以自由來去的自己,為什麼現在變得如此不自由!
問題出在哪裡?問題出在這個主人,一開始就將訓練區域的順序搞錯了!
面對孩子時也一樣,很多時候,父母沒有將區域「劃線」好,一開始給予孩子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空間,慢慢地,父母發現孩子做了不當的行為,於是開始限制他、給予口頭警告、威脅、處罰,最後換來的,是自己的怒氣和孩子的不諒解。
如果我們一開始,就「劃線」清楚;劃出一個父母、小孩都可以接受的區域,並在區域內制定規範,讓孩子知道可以在這樣的區域裡自在地玩耍,只要遵照之前一起訂定的規範,就可以很安全、很快樂地玩耍,當然,也不會惹來爸爸媽媽生氣!
全文網址: 馴兒首部曲:劃界線 - 成功親子術 - 親子寶貝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03833#ixzz21hDqPetT Power By udn.com
2012-07-18
鄧惠文: 戀愛的EQ跟所有的EQ一樣
戀愛是成長很重要的一個途徑。
靈修大師奧修曾經說過『修煉有兩種途徑,一種是個人閉關的修行 ,另外一種就是談戀愛』 ,所以戀愛其實是修行法 ,所以我們都在道場裡面。
戀愛的EQ跟所有的EQ一樣,它有分兩個主要的部分:
1)了解自己
2)了解別人
如果要加上第三個部份,就是3)處理衝突
處理了解自己跟了解別人之後所發現的衝突跟不一樣的地方。
如果我們從女生來講,女生對於了解自己的情緒有時候也是很有障礙。因為我們會以為自己在意的是某個表層的東西,但不知道其實我們要的是底層的。
男生在某種對應上,他們可能在無言的一種交換當中,他知道妳的淺意識底層要的是什麼,可是他在抗拒那個事情,可是女生會一直抓著不善於表達的男生,認為他聽不懂人話,其實他已經跳躍過聽懂人話的層次,他已經知道真正溝通下去之後,妳要一個他不給的東西。
有時候女生會執著的抓住表面上的字句,那就會讓男生有很多閃躲的機會,所以女生這邊我們要常常了解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針對要的東西去講,不要陷入語言戰爭。
那男生這一邊,其實要去了解男生說現在第一個他信心夠不夠,第二個他有沒有心要往兩個人共同的方向去走。如果有,妳就給他小小的引導,做到就給他小小的鼓勵,慢慢帶領他過來。
可是最後一定要注意兩個人之間會有一些差異,所以EQ是你要『容許差異』存在,仍然能夠過活下去。就說你今天跟這個人在一起,『能不能在一起』是重點;而不是你原來的劇本有沒有被改,就像你非演一齣戲不可的話,你不會去挑剔說每個腳本字句都要照你想的,一定要演的浪漫第一名,你偶爾也可以演一下菲傭,我想這才是兩個人可以走下去的方式。
非關命運:每個人都該學的戀愛EQ!(4/4) 20120716
http%3A%2F%2Fwww.youtube.com%2Fwatch%3Fv%3D0Z-jG41kCFw%26feature%3Dwatch_response&h=AAQGEXbKL
靈修大師奧修曾經說過『修煉有兩種途徑,一種是個人閉關的修行 ,另外一種就是談戀愛』 ,所以戀愛其實是修行法 ,所以我們都在道場裡面。
戀愛的EQ跟所有的EQ一樣,它有分兩個主要的部分:
1)了解自己
2)了解別人
如果要加上第三個部份,就是3)處理衝突
處理了解自己跟了解別人之後所發現的衝突跟不一樣的地方。
如果我們從女生來講,女生對於了解自己的情緒有時候也是很有障礙。因為我們會以為自己在意的是某個表層的東西,但不知道其實我們要的是底層的。
男生在某種對應上,他們可能在無言的一種交換當中,他知道妳的淺意識底層要的是什麼,可是他在抗拒那個事情,可是女生會一直抓著不善於表達的男生,認為他聽不懂人話,其實他已經跳躍過聽懂人話的層次,他已經知道真正溝通下去之後,妳要一個他不給的東西。
有時候女生會執著的抓住表面上的字句,那就會讓男生有很多閃躲的機會,所以女生這邊我們要常常了解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針對要的東西去講,不要陷入語言戰爭。
那男生這一邊,其實要去了解男生說現在第一個他信心夠不夠,第二個他有沒有心要往兩個人共同的方向去走。如果有,妳就給他小小的引導,做到就給他小小的鼓勵,慢慢帶領他過來。
可是最後一定要注意兩個人之間會有一些差異,所以EQ是你要『容許差異』存在,仍然能夠過活下去。就說你今天跟這個人在一起,『能不能在一起』是重點;而不是你原來的劇本有沒有被改,就像你非演一齣戲不可的話,你不會去挑剔說每個腳本字句都要照你想的,一定要演的浪漫第一名,你偶爾也可以演一下菲傭,我想這才是兩個人可以走下去的方式。
非關命運:每個人都該學的戀愛EQ!(4/4) 20120716
http%3A%2F%2Fwww.youtube.com%2Fwatch%3Fv%3D0Z-jG41kCFw%26feature%3Dwatch_response&h=AAQGEXbKL
2012-07-02
鄧惠文解釋「崩潰」
鄧惠文解釋:
鄧醫師名言:為什麼我們要去追朔成長過程
我們去追朔成長過程為什麼把我們變成這樣目的是什麼?
目的不是要讓我們說"我就是這樣",目的是要讓我們"超越"!
目的要讓我們知道"我可以不這樣",我可以有更多的方法來處理事情.
而成長過程造成了我的某種習慣,如果這種習慣減少了我處理事情的可能性,那我知道了,這是我成長過程帶來的,不是真的必須這樣,接下來我們難道不是要超越做更多的事情,難道不是要有更多的能力嗎?
目的不是要讓我們說"我就是這樣",目的是要讓我們"超越"!
目的要讓我們知道"我可以不這樣",我可以有更多的方法來處理事情.
而成長過程造成了我的某種習慣,如果這種習慣減少了我處理事情的可能性,那我知道了,這是我成長過程帶來的,不是真的必須這樣,接下來我們難道不是要超越做更多的事情,難道不是要有更多的能力嗎?
鄧惠文:體諒男人低潮卻說不出口的感受
體諒男人低潮卻說不出口的感受:
對男生而言,要發洩是很困難的,所以在某些情況之下女人應該給男人『信任感』,因為沒有信任感的時候,男人是很難釋放的。
通常在男人跟女人的低潮有一個最大的差別:
女人:我現在終於有機會去跟姐妹淘或是跟朋友講我的低潮,我平常所打下的人際關係基礎現在要收穫了,平常要多累積朋友,低潮的時候才可以慢慢用.通常女孩子還會有個管道就是說,我示弱一下其實會得到更多的照顧,這是一般女孩子的認知,所以她們比較不會怕.
男人:我現在已經夠倒楣了、夠衰了,我如果再去示弱,人家離我離的更遠.例如女朋友可能會跑掉,去找比較有擔當或比較有成就的男人。
女孩子如果失業,第一個就是找男朋友哭,然後男朋友可能就會說:『乖乖我養妳』.可是,你想想這反過來能演嗎?
男人失業的話通常不敢跟女友講,因為會怕女友跑掉之類的.
所以男人其實很多事情都要放在心裡,再加上對父母也是一樣,父母看到女孩子沒有成就會覺得沒有那麼要緊,可是看到兒子沒有成就,父母也覺得自己沒有成就。
我聽過很多中年男子面臨危機的時候,他不敢回去跟爸爸講,他講了之後比較受不了的是爸爸,因為爸爸想說自己的一生已經完蛋了,兒子又沒有的話我要怎麼辦?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男人在低潮時他們會往內縮,其實有時候周圍的人要去體諒他們的這種成長背景。
男人希望被關心 不愛被叮嚀:
男人在低潮的時候,他自己的那種焦慮還有環境的那種意義,通常男人不喜歡妳很照顧他,照顧得一直好像在提醒他,讓他覺得他在低潮.
因為那個會讓男人回到一種自己還沒長大,什麼東西都要靠一個女人,那就是小嬰孩跟母親的階段.那其實所有男人的成長就是要脫離這個階段為目標。
所以一個女人可以對一個低潮的男人很呵護,可是這樣的呵護會讓男人覺得說『妳也知道我現在沒事做,所以妳按摩就是準備要按一個小時嘛!我以前忙的時候妳隨便按個兩下,我就得繼續忙工作』.那種東西,男人有沒有覺得受用?他可能身體覺得受用,可是心裡不一定受用.
我們常聽到一些例子,男人在低潮時,女人為他燉補、還出去賺錢貼補家用、聽他傾訴+安慰....等等的,最後男人沒有感恩還跑出去外遇.為什麼會這樣?
從心理的一些原形來看,在低潮的時候,男人會需要快速可以逃離這種情境的捷徑,什麼事情可以這樣?
1)被抓去投資,血本無歸.因為有人會來告訴他去投資某種事業,然後很快的就會達到很高的位置.這時候男人判斷力會很差,很容易被說客拉走.身為老婆的這時如果跟他說那是騙人的,這時男人就會覺得說『妳就是看扁我嘛!』.所以這時候他就很想離開妳這個老婆證明給妳看,那這時候他就會去找個新事業+新老婆.
2)男人在低潮時在外面找的女孩子是溫柔鄉?其實常常沒有,很多老婆或女友最後發現的時候都會大抓狂,外面的女人比自己任性也不溫柔、吵著買東西、吵著去玩、還要逗開心.男人會藉由逗外面這個女生來忘卻自己的痛苦,而且還會覺得自己有能力照顧別人.
3)瘋狂投入某種興趣,例如收集古董或藝品,來當做是釋放壓力.
很多人在回答王建民的這個問題的時候都會非常小心,因為這一定會引起眾憤,就是說那所有的老公低潮的時候都可以有外遇,這是我們對這個議題的那種起毛的地方。
低潮的時候,如果有一個人她完全不跳入你的預設,就是說她完全不知道你的個性、她也不買單,所以沒有那麼多的包容,有這兩種性格的人特別會去:
1)自戀的人:自戀程度強的人,他挫折的一面沒有人看到最好
2)自虐性格的人:例如說我現在心情不好,妳照顧我,我覺得我不配,所以我去找一個虐待我的人,那他反而覺得說在這種被剝削或者是被很任性的對待的時候,他覺得自己好像在消業障,就是討厭自己的那一個面會被抵消掉.
反正人在低潮所發生的外遇,理由千奇百怪,藉口百百種。
男人失業的話通常不敢跟女友講,因為會怕女友跑掉之類的.
所以男人其實很多事情都要放在心裡,再加上對父母也是一樣,父母看到女孩子沒有成就會覺得沒有那麼要緊,可是看到兒子沒有成就,父母也覺得自己沒有成就。
我聽過很多中年男子面臨危機的時候,他不敢回去跟爸爸講,他講了之後比較受不了的是爸爸,因為爸爸想說自己的一生已經完蛋了,兒子又沒有的話我要怎麼辦?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男人在低潮時他們會往內縮,其實有時候周圍的人要去體諒他們的這種成長背景。
男人希望被關心 不愛被叮嚀:
男人在低潮的時候,他自己的那種焦慮還有環境的那種意義,通常男人不喜歡妳很照顧他,照顧得一直好像在提醒他,讓他覺得他在低潮.
因為那個會讓男人回到一種自己還沒長大,什麼東西都要靠一個女人,那就是小嬰孩跟母親的階段.那其實所有男人的成長就是要脫離這個階段為目標。
所以一個女人可以對一個低潮的男人很呵護,可是這樣的呵護會讓男人覺得說『妳也知道我現在沒事做,所以妳按摩就是準備要按一個小時嘛!我以前忙的時候妳隨便按個兩下,我就得繼續忙工作』.那種東西,男人有沒有覺得受用?他可能身體覺得受用,可是心裡不一定受用.
我們常聽到一些例子,男人在低潮時,女人為他燉補、還出去賺錢貼補家用、聽他傾訴+安慰....等等的,最後男人沒有感恩還跑出去外遇.為什麼會這樣?
從心理的一些原形來看,在低潮的時候,男人會需要快速可以逃離這種情境的捷徑,什麼事情可以這樣?
1)被抓去投資,血本無歸.因為有人會來告訴他去投資某種事業,然後很快的就會達到很高的位置.這時候男人判斷力會很差,很容易被說客拉走.身為老婆的這時如果跟他說那是騙人的,這時男人就會覺得說『妳就是看扁我嘛!』.所以這時候他就很想離開妳這個老婆證明給妳看,那這時候他就會去找個新事業+新老婆.
2)男人在低潮時在外面找的女孩子是溫柔鄉?其實常常沒有,很多老婆或女友最後發現的時候都會大抓狂,外面的女人比自己任性也不溫柔、吵著買東西、吵著去玩、還要逗開心.男人會藉由逗外面這個女生來忘卻自己的痛苦,而且還會覺得自己有能力照顧別人.
3)瘋狂投入某種興趣,例如收集古董或藝品,來當做是釋放壓力.
很多人在回答王建民的這個問題的時候都會非常小心,因為這一定會引起眾憤,就是說那所有的老公低潮的時候都可以有外遇,這是我們對這個議題的那種起毛的地方。
低潮的時候,如果有一個人她完全不跳入你的預設,就是說她完全不知道你的個性、她也不買單,所以沒有那麼多的包容,有這兩種性格的人特別會去:
1)自戀的人:自戀程度強的人,他挫折的一面沒有人看到最好
2)自虐性格的人:例如說我現在心情不好,妳照顧我,我覺得我不配,所以我去找一個虐待我的人,那他反而覺得說在這種被剝削或者是被很任性的對待的時候,他覺得自己好像在消業障,就是討厭自己的那一個面會被抵消掉.
反正人在低潮所發生的外遇,理由千奇百怪,藉口百百種。
訂閱:
文章 (Atom)